想討好美國?「這是中國發出的警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對於墨西哥擬對中國等國徵收50%關稅,中國商務部25日發布公告,公布對墨西哥相關涉華限制措施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同日,中國還宣布對原產於墨西哥和美國的進口碧根果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9月26日分析指出,墨西哥擬議中的關稅被廣泛視作「討好華盛頓的舉動」,而中國對墨西哥的貿易調查表明中方有信心採取強硬姿態,也對墨方發出了「明確信號」,警告墨西哥不要屈從於美國壓力。業內人士表示,這場貿易爭端可能會讓中國企業對投資墨西哥望而卻步,墨西哥已不再是中國企業的首選目的地。
中方早前強調,商務部將根據調查結果客觀公正作出裁決,並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
報道稱,在中美貿易談判進入下一階段之際,墨西哥提議對中國商品加征更高關稅後,中國已對其發起反傾銷調查和貿易壁壘調查。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標誌著中國發出了一個警告信號。墨西哥計劃加征的關稅雖涉及多個國家,但豁免了美國和加拿大,這一做法被普遍視為試圖討好美國。
「我認為這有點像中國在『秀肌肉』。這表明中國覺得自己處於足夠強勢的位置,不必再小心翼翼或避免挑釁行動。」新加坡尤索夫·伊薩研究所訪問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史蒂芬·奧爾森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表示:「對墨西哥部分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來得正是時候,向墨西哥發出了明確的警告。」
「墨西哥的行動顯然是在美國壓力下採取的,它試圖討好美國,卻無視了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利益。」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指出,這兩項并行的調查是中國應對貿易緊張局勢的典型策略。
「首先,中國不會強迫第三方國家選邊站隊,但會對那些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公開支持美國的國家進行反擊,」他說,「其次,中國始終採取回應式行動,不會先動手。」
在徐天辰看來,這場貿易爭端可能會讓中國企業對墨西哥投資卻步,但鑒於墨西哥面向美國市場的製造業高度依賴中國的中間產品,兩國貿易大概率仍將繼續。
「墨西哥已不再是中國企業的首選目的地,中國企業會對墨西哥政府加強投資審查的做法持謹慎態度,」徐天辰說,「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中國消費品牌在墨西哥開設門店,但它們不會考慮在當地建廠。」
奧爾森預計,中墨雙邊貿易關係可能會進入一個「更動蕩」的階段。
「美國將向墨西哥施加更大壓力,要求其限制來自中國的貿易和投資,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墨西哥似乎傾向於照做,」他表示,「這一做法不會得到中國的認可,我預計中國會採取強硬反擊措施。」
據路透社等媒體9月10日報道,墨西哥政府計劃上調對未與其簽署貿易協定的國家的關鍵進口商品關稅,以提振本土產業、減少對亞洲進口的依賴。值得注意的是,此舉與2026年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複審的籌備工作同步進行。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調整中,進口汽車關稅稅率將被提至最高50%,而中國作為墨西哥汽車最大進口來源國,將直接受到衝擊。目前,墨西哥對中國輕型汽車的進口關稅為15%至20%。
辛鮑姆12日曾表示,墨西哥官員將同中國代表就墨西哥計劃加征關稅一事進行會談,並強調加征關稅不是一種「脅迫措施」。
「我們與中國有著非常好的關係,我們希望繼續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她補充道,新的關稅措施針對的是需要提高國民生產的行業。
今年以來,墨西哥受到特朗普政府的持續施壓,要求限制中國進口,擔心墨西哥可能成為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
今年7月,特朗普還威脅將墨西哥商品關稅提高至30%,隨後宣布90天暫停措施,該措施將在10月底到期。
有觀點稱,墨西哥此次加稅舉措被視為對美國施壓的回應,旨在安撫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威脅。後者近來不斷敦促墨西哥效仿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中方反制很快到來。
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25日起對原產於墨西哥和美國的進口碧根果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預計調查將持續一年。
同一天,中方發布公告,對墨西哥相關涉華限制措施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分析認為,根據調查結果,中方可能推動雙邊談判,或將案件升級至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多邊爭端解決機制。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認為,在當前美方濫施關稅的背景下,各國應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絕不能因為他人脅迫而犧牲第三方利益。墨方單邊加稅舉動一旦落地,即便是在世貿框架內,也會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貿易夥伴的利益,還會嚴重影響墨營商環境的確定性,降低企業對墨投資的信心,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為堅決維護中國相關產業利益,商務部決定依據《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有關規定,就墨西哥擬對華提高進口關稅等限制措施啟動貿易投資壁壘調查。
本次調查將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歡迎包括中國國內產業、企業在內受墨方措施影響的各利害關係方積極參與調查。商務部將根據調查結果客觀公正作出裁決,並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