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空襲后,伊朗的「核鈾」到底被摧毀了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最近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發動了一次空襲,但有個關鍵問題懸而未決:美國到底有沒有摧毀伊朗儲存的、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濃縮鈾?咱們結合新聞細節,捋一捋這事兒。
伊斯法罕核設施:鑽地彈沒派上用場
根據美軍最高將領凱恩在國會的閉門簡報,這次空襲中,美軍對伊斯法罕核設施只用了戰斧導彈,沒投GBU-57重型鑽地彈。理由很直接:這地方埋得太深,鑽地彈也夠不著。而GBU-57可是美軍手裡「唯一能摧毀核設施的殺手鐧」,連它都沒用,說明美軍自己也承認——對深埋地下的目標,他們沒啥好辦法。
其他核設施:鑽地彈用了,但鈾存哪?
美軍倒是用鑽地彈轟了福爾多和納坦茲兩個核設施,投了十多枚。但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透露,伊朗大部分濃縮鈾可能存伊斯法罕和福爾多。其中伊斯法罕的鈾純度接近60%,離武器級的90%只差一步。
問題來了:如果伊斯法罕的鈾沒被鑽地彈打中(因為埋太深),福爾多又被轟了,那伊朗的鈾到底損失了多少?新聞沒說具體數據,只提到「大部分」可能在這兩處——這就有操作空間了。
特朗普:伊朗沒提前轉移鈾
特朗普接受採訪時否認伊朗在空襲前轉移了鈾庫存,理由是「轉移太困難、太危險」,還信誓旦旦說伊朗不知道美軍要動手。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伊朗的鈾大概率還在原來的設施里。但結合美軍沒用鑽地彈打伊斯法罕,福爾多被轟后鈾是否受損也不清楚,這「大部分」鈾到底安不安全,還是未知數。
關鍵設備被毀,但鈾儲備可能沒動
《紐約時報》提到,這次空襲摧毀了伊斯法罕核設施里製造核武器的關鍵設備——能把濃縮鈾氣體轉化成金屬的機器,這是造核彈最後一步的關鍵。設備毀了,伊朗短期內可能沒法推進核武器製造。但新聞也說「即使濃縮鈾儲備沒受影響」,說明美軍這次的目標可能更偏向「打斷進程」,而非「徹底銷毀鈾」。
會談要來了,伊朗會妥協嗎?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馬上要和伊朗官員會談,核心議題是:伊朗願不願意暫停鈾濃縮活動,換美國撤銷制裁。如果伊朗真存了大量鈾,又不想被繼續制裁,這可能是個談判籌碼。但反過來,如果伊朗覺得自己的鈾儲備安全(比如藏在美軍夠不著的地方),可能就不會輕易讓步。
結論:鈾可能沒被摧毀,但伊朗核進程受阻
綜合來看,美軍這次空襲沒動伊斯法罕的鈾(因為埋太深),福爾多被轟但鈾損失不明,關鍵設備被毀卻沒提鈾本身。特朗普說伊朗沒轉移鈾,如果屬實,那伊朗的鈾大概率還在,只是製造核彈的設備沒了,進程被卡住。
說白了,美國這次更像是「打斷伊朗造核彈的手」,而非「挖出伊朗藏的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