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事業編,花45萬買答案:重慶查辦團伙作弊案

京港台:2025-6-29 22:03| 來源:南方周末 | 我來說幾句

為一個事業編,花45萬買答案:重慶查辦團伙作弊案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025年5月,重慶市內夜景。

  考試前一天,謝艦鋒接到一串虛擬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給了個位置,通知他去取作弊設備。

  謝艦鋒記得,那人個子矮小,戴著黑色鴨舌帽與口罩。在茶樓的包間里,謝艦鋒將衣褲和襪子脫下,看著對方把一段黑色數據線縫在襯衣內側,又把一隻襪子縫在褲子內側,用來裝手機。

  一晃一年多過去。2023年,已經在重慶市武隆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工作的謝艦鋒,接到了重慶市豐都縣公安的電話,通知他去做筆錄——那一年,豐都縣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多名考生成績斷崖式領先,有作弊嫌疑,豐都縣人社局向警方報案。

  警方由此追查出一個根植於重慶的作弊團伙。自2018年以來,該團伙多次組織他人在重慶各區縣和四川省內江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中作弊。

  該團伙先向考生收取四千至六千元作弊設備費,考生筆試成功進入面試或考上事業單位后,再收取十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好處費,共計收取考生費用571.6萬元。

  動輒成千上萬人報名參加的大型考試,成為極少數人操控的遊戲場。2025年初,隨著組織作弊團伙成員刑事判決生效,涉事考生們的處理結果也下來了,多名考生被用人單位清退,其中就有謝艦鋒。

  

  2025年3月,謝艦鋒被單位清退。受訪者供圖

  「差距拉太大了」

  引發眾多網友懷疑和豐都縣人社局報案的那場考試,是豐都縣和南川區2023年第二季度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聯考),舉辦於2023年6月17日。

  筆試分為兩科,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滿分均為150分。豐都縣人社局公布的筆試成績表顯示,有7名考生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分數超130分,最高達到142.5分。第一名與第八名121.5分的成績分差達到21分。

  一位知情人士說,靠前的幾名考生答案雷同,「連錯題都雷同,引起了招考部門的重視」。經豐都公安查明,那次考試共有8名考生採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其中有7名考生分數超過130分,后都因違紀取消成績。

  作弊設備是微型耳機、數據線以及一部手機。重慶市人社局官方賬號形容這場組織作弊「技術先進,手法老套」。

  考試當天,拍題人、考生攜帶設備進入考場,拍題人根據耳機傳輸的指令,將試題放置於其攜帶的手機密拍鏡頭前,拍照後傳給考場外的「槍手」做題,后答案通過軟體發送至考生的耳機,語音播報。

  阿凱曾多次參與拍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拍題人和考生設備相同,微型耳機直接塞入耳洞深處,「耳機外殼是黑色的,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拍題者都是男生,他們通常穿一件緊身背心,用強力雙面膠將手機固定在胸部,鏡頭朝外。為了掩飾,外搭一件帶有金屬紐扣的襯衫,「我們可以戴金屬項鏈,上衣兜里放鑰匙、硬幣,干擾監考老師掃描。」

  考生的設備藏得更為隱蔽,男生將手機裝進腰間的襪子,女生將手機塞進內衣。按照這種方式,團伙在重慶豐都、萬州、南川、涪陵、武隆、彭水、黔江、巫溪等區縣多次組織考生作弊成功。

  在接受警方詢問時,劉黎立說,他組織的作弊涉及16場考試,協助二十多個考生作弊,「考上的有十多個,沒有考上的有十多個。」

  判決書最終顯示的作弊考生數量超過劉交代的數字,有37人。

  以重慶市彭水縣2021年下半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為例。該考試滿分200,在2454名考生中,有8名成績超過150分,最高分為160分。

  一位參加了這場考試的考生向南方周末記者稱,有多名考生跟自己一樣,通過劉黎立購買作弊設備。成績公示單顯示,劉黎立的兩位長期拍題人均在該場次考生之列,曾多次幫劉黎立介紹生源的中間人焦某也在其中,筆試成績高達146分,排名第八,最終被錄取。

  「經常會有專科學歷、函授本科的人,筆試分數很高。」幾位作弊考生回憶,之前也有作弊考生筆試分數高得離譜,仔細看成績單就能發現端倪。

  「你知道為什麼這次玩完了嗎?就是因為筆試分太高了。」提起豐都作弊案,一個曾給劉黎立介紹作弊生源的人說,此前他介紹的幾個考生與普通高分考生的差距拉不開,以至於面試時的優勢不明顯,「這次他們肯定想突破,把差距拉一拉,結果拉太大了。」

  另一個參與組織作弊的核心成員補充介紹,將分數控制在一個高分但不惹眼的區間內比較穩妥,所以組織作弊團伙會留些題給考生自己做。耳機里聽到的考試答案5題一組,比如1-5題「12340」,分別代表A、B、C、D,第5題考生自己做。

  另一個案發的原因,或許跟重慶市事業單位考試科目變革相關。不少人猜測,如果不是這場變革,隱秘的作弊暗網就不會敗露。

  2021年10月,重慶人社局宣布,為提高考試精準性和科學性,從次年10月起,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統一使用人社部人事考試中心制定的新大綱,考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

  通俗地講,被停用的原大綱兩門科目(公共科目和職員崗位專業科目)都是客觀選擇題;但按新大綱,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是選擇題,綜合應用能力專考寫作。

  組織作弊團伙主要通報選擇題答案。對於作弊考生來講,後者題型更靈活,這就意味著作弊難度加大。於是有了豐都案成績單上的一幕:7名將選擇題考到130-142分區間的考生,在寫作環節卻失分近半,成績均在80分上下浮動,明顯失衡。

  

  重慶彭水街景。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最好的選擇是考編製」

  在重慶市事業單位考試舊大綱的「大門」關上之前,備考多年都沒能成功的謝艦鋒和梁丹丹想賭一把:購買作弊設備。

  寫作,是他倆的弱項。說來也巧,2022年武隆區第三季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採取單科筆試政策,只考一門公共科目,滿分100分,題型都是判斷題。

  在那之前,謝艦鋒參加過兩次事業單位考試、兩次公務員考試,都沒中。梁丹丹參加過四五次事業單位考試,前後報培訓班花了將近5萬元,「都說我們考的是最後一次機會了」。

  謝艦鋒回憶,有一次,他跟好友趙琳琳吃飯,趙介紹了男友劉黎立給謝認識。劉是重慶市彭水縣人,當時36歲。幾杯酒下肚,謝提及自己備考事業編,劉問:「要不要試一下,我們這邊在搞培訓。」

  「搞培訓」只是一個幌子。謝艦鋒說,與劉黎立敲定這樁事情后,兩人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內容是:考過支付45萬元,考試后支付一半,成績出來后支付另一半。

  梁丹丹也通過趙琳琳跟劉黎立見了面,並簽署了同樣的「培訓協議」,「本來是50萬,因為我們跟趙琳琳是朋友,只拿45萬。」

  謝艦鋒和梁丹丹的老家在武隆,一座沿江兩岸蔓延的小城區。用當地人的話說,開車半個小時,可以逛完整個武隆。武隆除了旅遊業出名,沒有其他工業支柱,工作機會匱乏。在梁丹丹看來,「武隆沒得大公司,國企工資很低,一個月兩三千,最好的選擇就是考編製。」

  跟很多地方一樣,拿到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編製崗位,在重慶等同於「有面子」。工作穩定,薪水待遇也好,以梁丹丹所在事業單位為例,一年收入過10萬元不成問題。一位武隆縣政府的公務員也稱月入過萬。

  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36萬元,全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39萬元。

  另一方面,重慶對事業單位招聘條件寬容,最低放寬至大專學歷,吸引更多考生報考。據重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事業單位2023年第二季度招聘考試的報考考生中,應屆畢業生佔67%,市外考生佔19%。

  「現在肯定都難考,周邊省份也會有考生趕過來。」梁丹丹就有幾位同事是外省的。重慶的編製崗位競爭激烈,在2024年第二季度市屬事業單位考試中,最大競爭比為820∶1。

  一位考了9年編製的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學畢業后,她到處考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崗位,武隆、涪陵、豐都以及重慶主城區都去過,「有考試都會去,從來沒有考上。」

  2023年,35歲的黃曉天發覺年齡已經到編製招聘的上限,留給他考試的時間不多了,於是聽從劉黎立安排,報考四川內江的一個崗位,通過作弊考上了。當時內江的事業單位考試還沒有變革,「那真是最後一次機會,兩門科目都是選擇題。」

  「在彭水,有錢都不一定能認識劉黎立。」幾位受訪的作弊考生說,他們都是拜託朋友才找到劉黎立。

  「他們知道我有這方面的資源(指劉黎立),天天找我,我沒想過掙到錢。」上述曾給劉黎立介紹作弊生源的人解釋,自己是出於好意,幫助朋友。

  還有考生聽說有作弊渠道,立馬貸款,先交20萬元給劉黎立。「人家有錢輕鬆就考上了,你還複習個屁。」

  

  重慶武隆,一座以旅遊出名的城區。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有組織,有規模」

  知道劉黎立的人,形容他的話大抵有幾種:公安的,關係寬,有錢,神秘。

  2008年7月,劉黎立畢業於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學專業。7年後,他參加了彭水縣2015年第三季度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試,報考重慶市市政管理監察大隊管理崗位,未成功。

  據一位涉案證人供述,也是這一年,劉黎立告訴他可以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作弊,並讓他介紹考生。

  同年底,劉黎立參加黔江區的一場事業單位考試。2016年,他出現在黔江區人社局發布的擬聘人員公示名單之列,錄取崗位是黔江石家鎮農業服務中心。

  案發前,他的身份是彭水靛水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工商信息顯示,2014年至2020 年,劉還擔任黔江一家育發堂法定代表人,該育發堂於2020年被註銷。

  履歷看似普通,但在周邊人眼裡,劉黎立混得風生水起。他作風高調,渾身上下都是「牌子」,有幾輛豪車,其中一輛售價百萬元。一位考生回憶,有次跟劉吃飯,「店裡來了個像領導的人,劉黎立還過去跟他打招呼。」

  在很多場合,劉黎立都謊稱自己是「公安的」,微信頭像也與公安相關,聲稱幫很多人「考上了(編製)」。黃曉天第一次見劉黎立時,劉穿著警服,「光那身警服,就感覺很可靠。」

  趙琳琳回憶,劉來單位找她時,也會對同事謊稱自己是「公安的」。「我說為啥子你要到我單位撒謊,他說『對你有好處』。」

  劉黎立曾在接受公安詢問時稱,自己在派出所做過輔警。關於劉的家庭背景,趙琳琳稱了解不多,她知道劉喜歡吹牛。「他經常說,這個月把錢投豬飼料,養豬養雞,下個月給我1000萬,最後也沒給過我錢。」

  據劉黎立的兩位親戚稱,劉其實家境普通,他們猜測是「組織作弊考試有錢的」。

  劉黎立總表現得神秘,在組織作弊的行動中,他一般不出面。即使是給劉黎立介紹生源的「中間人」,也很少能見到劉。阿凱與劉黎立幾次溝通,都是通過微信語音的方式,發出去的涉及作弊信息,要在短時間內撤回。

  大多數情況下,阿凱只跟冉航宇聯繫。冉航宇是劉黎立的表弟,外號「矮子」,是與劉黎立關係最近的幫手,負責分發設備、介紹生源、收款及拍題。原本,彭水另一位李姓男子負責這些工作,但在案發前幾年跟劉黎立鬧掰,兩人分道揚鑣。

  2018年武隆第四季度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中,滿分200分,冉航宇以171.5分的總成績在參加考試的1451名考生中位列第一。第二名考生總成績171分。二人均通過作弊,成功考進武隆的事業單位。

  冉航宇的爺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劉黎立曾允諾冉航宇,跟他干,可以找關係把冉調回到彭水工作。

  冉航宇每幫劉黎立拉一個生源,拿3萬元好處費。冉結婚時,劉把一輛豪車借給冉做婚車。這讓團伙內的其他成員艷羨,覺得劉「有大哥的范」。

  「我一開始拍題,就知道這是錯的。但當時就抱著僥倖心理,覺得有他(劉黎立)在,不會出什麼事。」阿凱甘心當劉的小弟,他此前通過劉黎立的渠道作弊考上了事業單位,希望跟著劉黎立干,能把自己當初作弊的費用賺回來,也希望在彭水這個小地方,多個大哥罩著。

  在購買作弊服務的收費方面,劉黎立的團隊對每個考生收取20萬-50萬元不等,沒個准數。一般熟人收費較低,如果考生報考的崗位好、接近城區,費用則偏高。「也會看人下菜,看你有錢,就要高一些。」一位核心成員說,由於彭水的作弊考生多,報彭水的編製崗,反倒收費會貴一些。

  劉在接受警方詢問時說,自己對每個考生收取的費用控制在25萬元之內,交給上家后,個人賺5萬-10萬元,至於下面的介紹人收多少,他不參與。判決書顯示,有中間人收取考生介紹費最高達11萬元。

  也就是說,中間的介紹人有足夠的溢價空間,談得高,就賺得多。在利益驅動下,劉黎立麾下的組織逐漸開枝散葉,很多通過劉黎立考上事業單位的考生,轉為介紹生源的中間人,他們的「成功」經曆本身就具有十足的說服力。

  劉黎立對成員從不多提上線的事,簡單說「上家是專業做這個的」。但那股「有組織,有規模」的腔調,讓成員都相信劉「搞得很大」。幾次吃飯,劉都放話,以後有錢隨便拿幾十萬元給團隊成員花。

  阿凱後來發覺,這陣仗多少有些虛張聲勢。他拍了很多次題,也沒賺到錢,每次拍題,劉黎立只給他2000元,用於路費、住宿費和伙食費。

  冉航宇有次因突發情況不能進考場拍題,阿凱被叫去應急。那時,他以為拍題人很多,分佈在不同地區隨時待命,「最後我才知道,就3個人。」

  還有一次,冉航宇被監考老師叫到辦公室,手機拍攝的實時畫面傳到後台,阿凱和另一名拍題人的耳機里馬上傳來劉黎立的指令:「趕緊撤。」

  「他(劉黎立)以為我們暴露了。」後來發現是虛驚一場,原來是監考老師看到冉航宇身體不適,例行表示關心。

  阿凱還是被嚇到了,跟冉航宇挑明不幹了。劉黎立打來電話,勸他再干一段時間,「等有錢了,給你們幾十萬,隨便花。」

  還沒等到「有錢」,豐都案發。劉被查封名下兩套房產、一輛豪車,凍結個人資金賬戶137.315萬元,查獲現金11.325萬元。

  

  2025年5月,重慶彭水,劉黎立的家已被查封。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幕後大哥」

  豐都作弊案,牽扯出很多涉案考生都沒聽說過的一位「幕後大哥」——張德宇。

  「我不是幕後大哥,劉黎立只是叫我大哥,只是一個稱呼。」在一審開庭期間,張德宇辯稱,自己替劉黎立辦事,應屬從犯。

  張德宇,39歲,戶籍北京,曾因組織考試作弊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於2012年9月20日被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他自稱曾在貴州組織過考試作弊,但那次「還沒開始實施行為,就被公安機關發現了」。

  其親屬稱,2014年,張德宇在患病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后,放棄化療,尋求算命,算出來「重慶這塊地方對他發展有幫助,他就這麼過來了」。

  正是在重慶,張德宇捲入了豐都考試作弊案。庭審現場,張德宇與劉黎立就誰才是真正的「組織者」各執一詞。

  劉黎立供述,他在2017年認識張德宇。自2019年以來,張一直是他的「上家」,兩人是單線聯繫。劉負責提供考生生源,張負責提供作弊設備、僱用槍手。

  除此之外,張利用其長期積累的經驗,根據各地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和考生信息,為不同專業和崗位要求的考生分析並安排報考崗位。劉黎立說,「他(張德宇)搞了很多年這個事情,才有能力把各個考生的情況分析后,得出報考崗位。」

  張德宇則稱,他僅協助劉黎立進行過三次作弊行為,劉黎立有其他「上線」。張的兩位家屬向南方周末記者補充了另一種說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張德宇因此前在貴州犯案被公安通緝,躲進湖南一處偏僻山區避風頭,對外處於失聯狀態,沒有作案機會。

  「他是被冤的,(錢)劉拿的大頭。」張德宇的哥哥稱,劉黎立做輔警時,在公安系統內查到張德宇的信息,主動聯繫張尋求合作,「因為我弟弟有(組織作弊)前科,他加到我弟的QQ,讓開發軟體。」

  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個犯罪團伙中,鄧盛坤是提供核心技術支持的人。據他供述,2014年,他通過QQ認識張德宇后,根據張德宇的要求開發了「小豬快跑」「大戰神」「輕閱讀」「靈山奇緣」等7個軟體,具有發送文字消息、發送語音、通信視頻、遠程拍照等功能。張德宇每月給他發8000元的工資。

  工商信息顯示,張德宇在重慶九龍坡開了一家網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數據處理服務、市場調查、技術服務、攝像及視頻製作服務等。

  劉黎立回憶,2023年3月,他去這家網路公司時,看到有十來個大學生在學習備考,每個人看的書都不一樣,有看考護士的,有看考教師的。「張德宇當時說,自己得的錢要養這些槍手。」

  每個月,張德宇需要給槍手開工資5000-8000元,考試一次額外給幾萬元,還要花錢用於更新「設備」、升級軟體。

  案發以後,這些槍手沒有一個落案。民警在張德宇的住處查獲現金62.15萬元,手機33部,銀行卡16張。

  經法院查明,張德宇是本案組織考試作弊的策劃者、組織者。劉黎立、冉航宇等人組織的每次作弊考試,必須有張的參與才得以完成。

  2025年1月13日,該案一審宣判,張德宇、劉黎立、冉航宇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三年六個月、二年二個月;鄧盛坤犯非法生產、銷售盜竊照專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

  張德宇不服,申請上訴。2025年3月21日,該案二審維持原判。

  多位曾作弊的考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豐都案外,還有一批作弊成功的考生未被波及。據他們所知,「除了劉黎立,重慶還有別的團伙在組織作弊。」

  據劉黎立供述,張德宇在彭水還有其他「下線」。他稱在2022年第二季度黔江區事業單位考試中,有5名考生作弊獲取高分,被事業單位錄取;而該場考試的考生名單里,沒有劉黎立常用的拍題人。

  「參與了,就是作弊」

  豐都案掀起的餘波還在延續。一些牽涉其中的考生否認作弊,並表示對後續處理不滿。

  2025年5月19日下午,謝艦鋒坐在法院原告席上,對面的被告是武隆區人社局。

  四個月前,武隆區人社局一紙告知書,認定謝艦鋒在2022年事業單位考試中作弊,成績作廢。

  豐都公安詢問筆錄顯示,謝艦鋒承認將設備帶進考場,但因為耳機有雜音,將手機關機。

  根據重慶市人社局規定,考生未經批准攜帶手機、電子設備等通信工具進入考場,一經查實,就算作弊,取消該科目考試成績。

  在那次筆試成績公示單里,最高分92分,梁丹丹以91分獲得第二名,謝艦鋒考了88分,排名第三。

  謝艦鋒在筆錄中稱,筆試通過後,作弊團伙找上門來威脅,他才交了20.5萬元現金。「他們說,我雖然設備沒有用,但佔用了他們的名額,不給錢就舉報我,不讓我進面試。」

  對於這份筆錄的真實性,謝艦鋒予以否認。「辦案警察給我一份他們寫好的筆錄,說我作為證人,沒有任何影響,我簽字走了。誰知道(現在)要辭退我。」

  謝艦鋒在法庭上陳述,在2022年4月29日考試當天,考場檢查嚴苛,自己臨場放棄,將作弊設備扔進了武隆區實驗小學門口的草叢,「褲襠里的手機太明顯了,被發現就不能再繼續參加考試了,我就把它扔了。」

  

  謝艦鋒自稱,將作弊設備扔進了武隆區實驗小學門口的草叢。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兩位武隆區實驗小學的監考老師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考場有屏蔽儀和掃描儀,每間教室配備兩名監考老師,外加巡考人員隨時抽查。儘管如此,一位在該校參加同一場考試的拍題人說,他還是成功把設備帶進了考場,「進場考不難的,老師簡單刷一下就過了。屏蔽儀有時候會影響作弊設備,一般沒問題。」

  另有4名作弊考生稱,屏蔽儀難以干擾劉黎立提供的那套作弊設備運行。但也有例外,之前有多位考生的作弊設備出現問題,耳機聲音嘈雜,接收不到答案,導致作弊失敗。

  在豐都公安向重慶市人社局通報的有作弊嫌疑的考生里,有人主動辭職,有人被清退。武隆區牽扯出3個考生,包括謝艦鋒和梁丹丹,區人社局給出兩個方案:要麼員工主動辭職,要麼被單位開除。

  2025年3月,梁丹丹主動辭職。「我們就給她(梁丹丹)去分析,開除了以後名聲各方面都不好。」一則錄音顯示,武隆區人社局局長向梁丹丹的家屬解釋,是市局要求處理名單中涉及的考生,但謝艦鋒不主動辭職,也拒絕被清退。「怎麼弄?(比較起來)大家都覺得主動辭職吃虧。」

  梁丹丹確實覺得憋屈,幾次找武隆區人社局理論,自稱與謝艦鋒情況類似,未將設備帶入考場,但被劉黎立威脅交了20萬元。

  由於考場監控缺失,無法證實謝艦鋒是否在考場中使用了作弊設備。但在重慶市人社局看來,謝艦鋒已經構成作弊。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參與了,不管他有沒有作弊(成功),就是作弊。」

  2025年6月26日,武隆區人社局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謝艦鋒被清退一事「沒得爭議,公安調查他都承認(作弊)了」。

  豐都案發後不久,2023年12月29日,重慶市人社局發布通知,要求加強事業單位筆試考場規範化建設,應配備視頻監控和金屬探測儀,有條件的可配備信號屏蔽器、身份證識別儀、米粒耳機探測儀等設備。

  該通知還規定,每個考場的監控視頻拷貝存檔期限為3年。要求考試機構通過考生成績分數段分析、雷同卷甄別等方式,防範作弊行為。

  一份採購合同顯示,2023年年底,武隆區人社局花了10萬元採購身份證識別儀、金屬探測儀以及高清攝像頭。

  如今,謝艦鋒還在等待法院判決。他的行政訴訟結果,也關係到梁丹丹的工作,因為武隆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承諾她,「如果謝艦鋒的官司贏了,就恢復你的編製。」

  在謝艦鋒之前,有兩名豐都案牽涉的考生,也將用人單位告上法庭,目前仍未宣判。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3: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