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擊推遲伊朗核武研發「至少兩至三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以色列和伊朗衝突戰火延燒第九天,以軍繼續空襲伊朗軍事和核基礎設施,以色列表示,開以軍打擊已經「將伊朗擁有核彈的可能性至少推遲了兩到三年」。德黑蘭則表示,除非以色列停止對其領土的攻擊,否則不會恢復與美國的核談判。
以色列軍方周六宣布,再次對「位於伊朗中部的導彈儲存和發射基礎設施」發動空襲。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中部大城伊斯法罕發生了爆炸,該地在前一天已經遭到轟炸。報道引述當地官員稱,被炸核設施附近「沒有檢測到任何泄露」。
以色列警告稱,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將是「長期的」。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昂·薩爾在接受德國《圖片報》採訪時說,自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以來,根據以方的評估,「已經至少將伊朗擁有核彈的可能性推遲了兩到三年」。 薩爾說,「我們已經消滅了那些在核項目中主導並推動核武研製的人員,這是極其重要的」,他還表示:「我們不會停手,直到我們全力消除了這一威脅」。
伊朗距離真正擁有核武究竟有多遠,是此次以伊衝突的核心,不同估計對此也有差異。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在聯合國安理會周五的會議上表示,」可通過嚴密的核查體系確保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
此外以軍周六還宣布,對伊朗的空襲中擊斃了三名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包括負責與哈馬斯聯絡、提供資金和武器的賽義德·伊扎迪,他是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巴勒斯坦軍團的指揮官,負責在伊朗境外開展軍事和情報行動。其它兩人分別是指揮了「數百次」對以色列無人機襲擊的阿明普爾·朱達基,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的一名指揮官貝赫納姆·沙里亞里。
以色列還襲擊了伊朗什葉派聖城、位於中部的庫姆,據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稱,一棟大樓被擊中,一名少年在空襲中死亡。
在伊朗方面,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稱,當晚向以色列中部的軍事目標發射了兩輪無人機與導彈,其中包括位於特拉維夫附近的本·古里安機場區域。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聲明中說,將繼續進行「無人機與導彈的聯合行動」。
據以色列救援機構報告稱,以色列北部貝特謝安山谷一棟住宅樓被無人機擊中起火,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當地媒體援引消防機構稱,火災是在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導彈后,落下的殘骸引發的。
自以伊衝突6月13日爆發以來,伊朗的導彈與無人機攻擊已造成以色列25人死亡。以軍空襲據伊朗官方周五發布的最新數據是350人死亡。而據美國人權活動新聞機構(HRANA)稱,以軍打擊已造成伊朗軍民至少657人死亡,2000人受傷,以色列總理辦公室機構周五稱,截至目前,伊朗共向以色列發射了450多枚導彈和約400架無人機。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周五在日內瓦與德國、法國和英國外交部長會晤后表示,「只要以色列停止攻擊侵略,伊朗願意重新考慮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歐洲三國外長則敦促伊朗「不要等戰爭結束」,儘快重啟與華盛頓的核談判。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評價此次會晤說,「其積極結果是,我們感受到伊朗在根本上準備好繼續就歐洲所關心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法國總統馬克龍則稱,歐洲將向伊朗提出「一個包括核問題及其彈道導彈活動的全面談判提案」。
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歐洲解決危機的作用不以為然,他說。伊朗不想和歐洲談,他們想和我們談。歐洲在這個問題上幫不上忙」。就以色列停止空襲,特朗普說,目前「很難」向以色列提出這一要求。「當某一方正處於勝勢時,提出這種要求比處於劣勢時要困難一些。」他在前一天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似乎仍在為外交解決留出空間。周五,特朗普又表示自己可能在「兩周期限」到期前做出決定。
在各界緊盯美國是否會下場干預之際,美國即將向靠近中東地區部署第三艘航母。一位美國海軍官員周六表示,新的航空母艦傑拉爾德-福特號將於下周啟航前往歐洲,稱為第三艘更接近中東地區的美軍航艦從而使第三艘航空母艦靠近中東,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從年初以來一直在中東活動,參與針對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此前美國國防官員已證實,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已下令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前往中東,稱其部署旨在「維持美軍防禦態勢,保障美國人員的安全」。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伊朗外長在與歐洲國家外長日內瓦會談后,周六抵達伊斯坦布爾,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OCI)有關以伊衝突會議。土耳其外長周六在會上指責以色列與伊朗的開戰將地區拖入「全面災難」邊緣,呼籲以色列停止對伊朗的無限侵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在此後發言批評西方國家「無條件支持以色列」。並呼籲該組織57個成員國「表現出更加團結,結束以色列不僅在巴勒斯坦,也在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朗的野蠻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