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再發葯檢結果,意外泄露「私人信息」

京港台:2025-6-20 11:40| 來源:譯言網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馬斯克再發葯檢結果,意外泄露「私人信息」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自從離開白宮后,埃隆·馬斯克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機會就少了很多,但這倒也不影響他出現在美國媒體的報道中。

  就在當地時間6月19日,身為世界首富的他因為再次「自證清白」而引發了關注。現年53歲的馬斯克自公開尿檢結果證明並非「癮君子」之後,再次公開了葯檢結果,這一次他進行了毛囊測試。

  「《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那些假「記者」對我撒了謊。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們的葯檢結果。他們肯定不合格。」馬斯克在帖子中這樣寫道。

  

  

  從馬斯克分享的檢驗結果可以知道,他的體內沒有檢測到任何16 種不同物質的痕迹,包括安非他明、可卡因、芬太尼、大麻或阿片類藥物。

  馬斯克提供的是頭髮樣本,比起通過尿液檢測,毛囊檢測的準確性更高,此外它也以「幾個月後仍能檢測到人體系統中藥物」而聞名。據悉,毛囊測試可以檢測出長達六個月的藥物濫用情況。這是因為藥物及其代謝物會在毛干生長過程中分佈,從而形成長期藥物濫用的記錄。

  據報道稱,馬斯克在提供尿檢結果后遭到了質疑,稱其只需要1至7天不使用那些違禁品就可以得到一份「乾淨的結果」。顯然他想要解決長期存在的吸毒指控,所以才會進一步提供較為隱私的檢測結果的。

  也就是說,馬斯克提供了雙重檢測結果,基本上可以證明他沒有藥物濫用的習慣。不過批評者仍然可以說,這不過是他最近半年沒有使用而已,之前就不好說了。

  不過也許是太著急了,他忘了遮住檢測單上的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他的社會安全號碼(SSN)的后四位數字。據悉,這是美國個人身份證明的重要信息。當SSN的最後四位數字與您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地址等其他個人信息結合在一起時,如果被黑客或詐騙者利用,則會增加身份盜竊或欺詐的風險。

  或許馬斯克不懼怕遭冒名頂替或是被欺詐,在被媒體「提醒」之後,他仍然沒有刪除該帖子。

  

  

  馬斯克最近的露面,是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他出現在「人工智慧創業學校」中,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場「思維之旅」,

  他首先談到了網際網路的早期發展,他提到自己最初想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做得偉大,以及這種心態是如何一直伴隨著他的。之後他深入討論了最重要的話題,即數字超級智能。他認為它即將來到,儘管存在風險,他仍然很看好,並相信它能夠帶來一個比現在規模大數千倍甚至數百萬倍的經濟。

  

  

  

  隨後馬斯克還談到了他的其他投資,例如SpaceX和讓生命跨星球的目標。他認為這對於意識(包括生物意識和數字意識)的長期存續至關重要。此外他還介紹了Neuralink的最新成果,「未來6-12個月內,Neuralink將推出首批視覺植入物,即使完全失明的人也能重見光明。」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8 17: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