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萬辭職回家「掏糞」,關鍵是,誰信?

京港台:2025-6-18 04:44| 來源:劍客寫字的地方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月薪5萬辭職回家「掏糞」,關鍵是,誰信?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年頭,真正的熱點,真正的民生,基本都是靠網民自發爆料出來的,因為仍然在堅守準則的媒體,越來越少。

  可問題是,媒體也要吃飯啊,如果他們寫報道,不製造熱點,一家媒體長時間沉默,體現不出任何價值,它要如何生存?於是每逢社會負面熱傳時,他們便選擇逆流而上。

  於是,你就會看到他們所提供的奇特視角,昨天報道鳳凰傳奇的一塊手錶里有「性暗示」,後來又問這是不是涉嫌傳播違規內容,要不要對曾毅判刑。今天已經開始談曾毅打員工,甚至不惜添磚加瓦或見縫插針,被評論區指出來后,實在叫人尷尬。

  他們儼然已經忘了,真正能引爆輿論的,不是頭條,而是人心。

  

  可以看到,評論里幾乎所有人都在指責這家媒體故意少說了內容,引導網友的情緒。

  至於要不要因為那塊手錶對曾毅處罰,我覺得要處罰也該處罰扒出這件事的媒體,曾毅沒傳播他的手錶,是媒體沒事找事傳出來的不是嗎?

  事實上,前不久黃楊鈿甜的事情曝光,也是這家媒體首個被罵。因為當大家都在討論天價耳環、別墅以及公職人員違規開辦企業等問題時,該家媒體卻跑出來斥責群眾,說什麼「黃楊鈿甜不必陷入自證的怪圈」、「關於地震後有貪腐行為的問題,大概率為否」、「被網友群起而查之」、「輿論監督需要得到控制」……得,在他們嘴裡說出來,錯的反倒是普羅大眾了。

  

  可那時調查組都還沒調查,媒體怎麼知道貪腐問題大概率為否,又憑什麼說黃楊鈿甜不需要自證。雖然最後盡數挑了點小問題來追究,可黃楊鈿甜她爸還是被查出情況了,輿論監督、網友群起而查之何錯之有。

  是非不辨,則黑白皆灰;信任盡失,則眾口難鳴。

  還是上面那句話,有些媒體該乾的事情不敢、不願乾的話,他們就一定會在不該乾的領域內大施拳腳。本就無法給曝光問題提供幫助,現在更成了給問題洗地、轉移視線的貼心小助手。

  可是非不由熱搜定,公義不靠稿子拼。這樣的內容,再多,也不得人心。

  再來看這篇報道,00后女生辭掉月收入5萬的工作,回家陪父親掏糞……

  

  這真的能把人的cpu干燒掉,是月薪5萬不香嗎?有多少人能做到月薪5萬的程度?

  我相信,全國99%的人都拿不到這樣的工資。可她,卻毅然決然辭掉這樣的工作,選擇回家挑糞?關鍵他們將其寫成了一篇勵志一樣的報道。

  講得像是奉獻,其實像是諷刺。說到底,這不是勵志,而是離譜。

  我不知道我們的媒體每天腦子裡都在想什麼,如果這種事是真的,擱在平常堪稱鼓勵人們躺平的開山之作,連發都不可能讓你發出來。

  結果擱這會兒,成勵志了。

  

  但勵志也沒用啊,太詭異荒誕,人們根本不會相信。就算相信了,也只會思考這種情況背後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月薪5萬她要辭職,是不是工作本身有什麼問題?是不是掏糞超過月薪5萬?

  還有,什麼叫「賺最乾淨的錢」?掏糞賺的錢是乾淨的,難道上班賺來的不幹凈?那她上的什麼班。

  用勞動來洗白現實的黑,不如先把黑的地方晒晒太陽。

  今天很多人在聊「如何把失掉的信任重新建立起來」,那自然是難如登天的,因為現在連作為建立這種信任的「中間人」、「見證者」,都開始明顯的偏向一方。

  這就好像你談如何建起來一座高樓大廈,卻連立足之地都還沒有一樣。天平成了單邊傾斜的擺設,正義自然而然就成了靠點「運氣」的事情。

  大廈之傾,非一木之折;信任之塌,始於蟻穴之穿。

  所以今天的問題,不是民眾信什麼,而是還能信誰。那些本該發聲的媒體不再發聲,反倒頻頻失聲、幫腔、甩鍋,把監督變成了偏護,把客觀變成了洗地。好不容易說一句人話,居然還是「00后女生回家陪父親掏糞」這種……其他的不說,我就好奇,這種內容報道了幹什麼,又有什麼價值存在。

  鼓勵大家一起掏糞嗎?

  畢竟,別人拿5萬塊錢一個月的都願意去掏糞了,你憑什麼不願意,是這個意思不?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14: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