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炸毀克里米亞大橋 拒絕「變相投降式」

京港台:2025-6-4 03:51| 來源:歐洲時報/深度工場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烏炸毀克里米亞大橋 拒絕「變相投降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烏克蘭基輔郵報報道,烏克蘭安全局在執行了無人機襲擊俄羅斯戰略空軍基地行動,48小時以後。烏克蘭安全局局長馬柳克再次給俄羅斯打出一個重創!

  在當地時間,今天凌晨4點44分,烏克蘭安全局特工利用1100公斤炸藥爆破了俄軍關鍵後勤通道克里米亞大橋。

  儘管,俄軍在克里米亞大橋建立了四層防禦體系,S-400防空導彈、鎧甲S-1防空系統、海軍護衛艦、陸軍警戒部隊等等,將整個克里米亞大橋團團包圍,風雨不透。

  

  但是,烏克蘭安全局宣布,經過策劃了幾個月時間。烏克蘭安全局秘密將1100公斤炸藥運輸進入克里米亞大橋附近,秘密在大橋水下支柱安裝1100公斤炸藥。

  在當地時間今天凌晨4點44分引爆炸藥,嚴重破壞了克里米亞大橋水下支撐結構!在2022年、2023年,以及這一次2025年,烏克蘭安全局三次了襲擊了克里米亞大橋。

  

  分別使用了卡車裝滿炸藥爆破,列車爆破,以及在大橋水下支柱安裝爆炸物爆破等多種方式。

  烏克蘭安全局局長馬柳克宣布,烏克蘭安全局有始有終,這一次,選擇打擊克里米亞大橋是合法目標。因為,這是俄軍重要後勤通道。

  烏克蘭方面稱,為避免平民傷亡,在行動以前出動了3架無人機進入克里米亞大橋附近。俄羅斯方面迅速封鎖了大橋,在大橋被封鎖以後。烏克蘭安全局啟動爆炸裝置,爆破了克里米亞大橋水下支撐點。

  

  克里米亞大橋是俄軍在2014年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以後,投資40億美元修建,是俄羅斯本土連接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烏克蘭南部俄軍控制區的重要後勤通道。

  普京或許這次真的被激怒了,最近一段時間,普京座機被襲擊,俄軍戰略轟炸機基地被襲擊,現在克里米亞大橋又被炸了。肯定要導彈雨打擊基輔了。

  

  現在,在俄羅斯大規模報復行動開始前夜,烏克蘭安全局還敢繼續襲擊俄羅斯目標。主要還是,澤連斯基知道,俄羅斯歇斯底里的大規模報復行動很快就要來了。

  那麼,現在就是撕破臉皮,魚死網破了,直接先下手為強,再襲擊一把俄羅斯重要目標。看誰下手狠。

  俄羅斯方面宣布3個小時以後,大橋就恢復了通車。但是從更多消息看,大橋現在水下破損程度還在檢查當中。

  

  烏克蘭安全局實際上,就是蘇聯克格勃烏克蘭分局。因為,克格勃烏克蘭分局靠近歐洲大陸縱深,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克格勃就與俄羅斯克格勃發展方向不一樣。

  俄羅斯克格勃更加善於,戰略分析、情報收集、安全保衛、潛伏卧底、輿論戰等等方面。烏克蘭克格勃分局更加關注,敵後破壞、武裝滲透,以及暗殺行動。

  俄羅斯克格勃所屬阿爾法特種部隊重點是反恐,解救人質、鎮壓暴亂、精確打擊。烏克蘭克格勃分局的薩滿特種部隊,則更加關注武裝滲透,敵後破壞。

  

  這也造成了俄烏戰爭爆發以後,現在俄羅斯安全局與烏克蘭安全局不一樣的行動風格。俄羅斯安全局更穩重,有計劃,烏克蘭安全局行動風格更加狂野彪悍,不計後果。

  烏稱襲擊克里米亞大橋,拒俄「變相投降式」和平條件

  當地時間6月2日,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自2022年3月以來的第二輪面對面和談。然而會談僅持續一小時便草草收場,俄方提出的嚴苛和平條件遭到烏克蘭方面強烈拒絕,使得這場備受期待的和談再次陷入僵局。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等媒體6月3日報道,烏克蘭方面已對連接俄羅斯本土與克里米亞半島的克里米亞大橋採取軍事行動。

  01 烏方稱襲擊了克里米亞大橋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通報稱,6月3日凌晨,該局成功實施了一項針對克里米亞大橋的水下特別行動。這是烏方對該橋的第三次襲擊。通報指出,經過數月秘密準備,烏克蘭特工在大橋橋墩處安裝了爆破裝置。行動於凌晨4時44分引爆首個裝置,使用了當量達1100公斤TNT的炸藥。此次襲擊特意選擇在人口稀少的凌晨時段進行,未造成任何平民傷亡。爆炸導致大橋水下支撐結構底部嚴重受損,令該橋處於緊急危險狀態。此次行動由國家安全局局長伊萬·馬柳克親自監督並協調作戰規劃。

  與此同時,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通報稱,6月3日當天在克里米亞逮捕了一名隸屬於烏克蘭情報部門的特工,該特工涉嫌製造威力強大的爆炸裝置。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6月3日當天,克里米亞大橋多次暫停通車。俄羅斯塔斯社6時許報道稱,大橋暫停通車;隨後俄國際文傳電訊社9時許報道,大橋在暫停超過三小時后恢復通行,官方未透露暫停原因。15時許,俄媒又報道大橋再次關閉,官方依然未作解釋。

  克里米亞大橋建成於2018年,全長19公里,是歐洲最長的橋樑。該橋連接俄羅斯本土與克里米亞半島,長期作為俄軍向南部戰線運輸補給的重要通道。

  早在2022年和2023年,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曾兩次對該橋發動襲擊。2022年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上一輛卡車發生爆炸,導致鐵路橋上7個油罐車起火,公路橋部分路段受損併發生坍塌。次年,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馬柳克公開承認這次行動由烏方策劃。2023年7月17日,克里米亞大橋遭無人艇襲擊,致使鐵路運輸中斷。俄羅斯方面稱,此次襲擊造成靠近克里米亞半島一側的大橋路面受損,且有2人在襲擊中死亡。

  02 和談破裂后的連鎖反應

  此次襲擊發生在俄烏和談破裂后不到24小時。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烏克蘭對俄羅斯在談判中提出嚴苛條件的強硬回應。在周一的談判中,俄方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為俄羅斯領土,並接受一系列限制主權的要求。

  「這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烏克蘭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妥協。」 基輔政治分析中心研究員奧列克西·科瓦連科表示,「襲擊克里米亞大橋既有戰術價值,更具象徵意義。」

  03 俄羅斯在會談提出嚴格條件,烏方斷然拒絕

  周一舉行的談判僅持續一小時便宣告破裂。根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獲得的備忘錄,俄方提出了一系列被烏克蘭視為「不可接受」的條件:

  烏克蘭必須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地的主權,並從上述地區全面撤軍;

  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須保持「永久中立」;

  俄語應成為烏克蘭官方語言之一;

  要求烏克蘭在100天內舉行全國選舉;

  必須出台法律禁止「美化納粹」。

  烏克蘭方面表示,這些要求形同投降,無法接受。國防部長烏梅羅夫指出,烏克蘭有自己的和平路線圖,並堅持任何協議都不得以主權讓步為代價。

  04 人道主義議題成唯一亮點

  儘管在政治和軍事議題上分歧嚴重,雙方還是在人道主義領域達成有限共識。根據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兩國同意優先交換未成年戰俘和重傷人員,並著手移交約1.2萬名陣亡士兵的遺體。

  「至少我們在讓孩子們回家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的記者會上表示。但他同時披露,烏克蘭提交的需要遣返的烏克蘭兒童名單中,俄羅斯僅同意返還10人。

  05 埃爾多安呼籲三方峰會

  作為東道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談結束后表示,希望促成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土耳其舉行三方峰會。"我相信只有領導人直接對話才能打破僵局。"埃爾多安說。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頻繁就俄烏衝突發表言論,威脅稱若雙方不展現談判誠意,美國可能退出調停角色。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出美國大選年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

  06 雙方立場依舊強硬

  俄羅斯談判代表、總統助理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在會後表示,莫斯科尋求的是「持久和平解決方案,而非暫時停火」。他透露俄方提出了「在特定戰線實施2-3天局部停火」的建議,以便收集陣亡士兵遺體。

  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捷姆·烏梅羅夫則強調,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自己的和平方案,核心內容包括:不限制戰後軍力發展、不承認俄羅斯對被占烏克蘭領土的主權、追索戰爭賠償等。「只有兩國元首直接會晤才能解決根本分歧。」烏梅羅夫說。

  07 國際社會反應不一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和談未能取得突破表示遺憾,呼籲雙方保持對話。與此同時,七國集團正在討論新的對俄制裁方案,可能針對幫助俄羅斯規避現有制裁的第三國實體。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俄軍在東部戰線取得進展,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正在面臨新的考驗。

  08 未來前景不容樂觀

  此次事件可能帶來多方面影響:

  俄羅斯可能加強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報復性打擊

  俄烏談判前景更加黯淡

  黑海地區航運安全風險上升

  國際能源市場可能出現波動

  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認為:「這標誌著衝突進入新階段,雙方都在展示不惜升級的決心。」

  「目前雙方立場猶如平行線,短期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斯蒂芬·韋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指出,俄羅斯顯然希望利用當前戰場優勢迫使烏克蘭讓步,而基輔則寄希望於西方持續軍援來扭轉戰局。

  隨著衝突進入第三個年頭,這場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衝突仍在持續消耗著雙方資源。國際紅十字會最新報告顯示,衝突已造成超過50萬人傷亡,近千萬人流離失所,烏克蘭基礎設施損失估計超過1000億美元。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07: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