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中國各地高校都貼滿了這種海報

京港台:2025-5-14 03:45| 來源:地球人研究報告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一夜之間,中國各地高校都貼滿了這種海報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就在這幾天之內,多地的大學內紛紛出現一種奇怪的景象。

  學生們開始頻繁交流「有人在學校里發神經」這件事。

  「聽說有人在食堂門口發神經呢!」

  有許多路人也偶然聽到了此訊,為之一震,更是泛起一絲同情,哎,學習壓力。

  但等他們觀察到這些學生的神情后,卻發現有些不對勁:

  他們不僅沒把這當成慘事,反而面露期待,火速前往現場。

  如果你對這種現象感到迷惑,不乏尾隨他們一同前去,那便能一睹如今所謂「發神經」的真相。

  是的,這就是近期風靡國內大部分學校的「發神經」現場。

  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發神經。

  我知道你可能會很無語,但請記住,它的目的就是讓你感到無語。

  

  

  

  幾天前,有幾位學生在網路上起了頭,率先開始了這場「發神經」運動。

  

  形式簡單到不行,就是列印幾張這樣式的神經,然後張貼在顯眼地方,將神經發出去。

  

  但也就是這麼個簡單的活動,直接風靡全國校園。

  其蔓延速度堪比野火,當你還沒琢磨過其中的魅力時,學校就已經被神經佔領了。

  

  有不少人在完成這場互動藝術后,還會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跑去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剛剛「發神經了」完畢。

  

  導致猛一看社交平台,會讓人格外憂慮當地精神病院是否出了什麼安保方面的情況。

  也正如「互動藝術」這個形容,有人發自然也有人領,此活動在校園裡格外受歡迎,常常是一張神經發出去,幾位學生搶回來。

  這也導致一些「神經」被領完后的空白海報,在校園內帶來了一陣疑雲。

  

  更魔幻的是,這股浪潮不僅在國內校園蔓延,甚至還火到了留學生群體里。

  學生們的神經,遍布全球各地,正在進行一個國際化的發。

  

  整體傳播速度廣且快,堪稱病毒化。一張張神經從校園傳到城市,從社交平台傳到異國他鄉。

  

  而除了大家太閑以外,這種現象會出現,自然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要是細品「發神經」運動,會發現它其實自帶一種獨特的幽默感。

  它讓你以為是發神經,但其實是發神經,而這就顯得這件事就很神經。

  在這張單薄的紙上,神經閉環了。

  且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行為藝術也不是頭一回入侵校園。

  

  這種獨特的惡搞海報,此前已經火過好幾次,甚至成了一種獨特的範式。

  它本身起源於「撕條式海報「。

  

  高校示意圖

  在更多年前,人們還用手機號進行古法聯絡的年代,撕條式海報是一種相當流行的信息傳播方式。

  那時候,找房子、找家教、找兼職,都靠這麼一張簡單的紙張來實現信息傳遞。

  

  其下方會加上一排裁好的紙條。紙條上寫滿了電話號碼,隨手一撕,就能帶走聯繫方式。

  但隨著二維碼的出現,撕條式海報也就變得沒什麼意義了。

  但它很快再度捲土重來。

  很多人開始把它當作一種整活方式。

  特別是acg向的。

  

  或者很經典的「你看過我的貓嗎」。

  

  它們有著相同的特徵,沒有任何用途,卻比什麼都有意思。

  總是用最顯眼的形式通知你一下:嘿嘿,也沒啥事。

  但就是能讓人心情好上那麼一點,莫名其妙到了純粹的地步。

  

  或許,這種極致的無意義,反而就是它的意義吧。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8: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