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殺三年後「現身」法庭陳述 AI技術引爭議

京港台:2025-5-8 23:30| 來源:紅星新聞 | 我來說幾句

被殺三年後「現身」法庭陳述 AI技術引爭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021年11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男子克里斯·佩爾基在一場街頭槍擊案中喪生,年僅37歲。3年多后,兇手加布里埃爾·霍卡西塔斯於本月1日因「過失殺人罪」被判處十年半監禁。

  令人驚訝的是,在1日量刑聽證會上,已經去世數年的佩爾基竟然「親自」宣讀了被害人影響陳述。據介紹,被害人影響陳述是指被害人就犯罪行為對其身體、經濟和精神上的影響向法院所作的書面或口頭陳述,是非常重要的量刑證據。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8日報道,佩爾基的家人利用AI技術,通過結合被害人生前的視頻形象以及其家人的陳述內容,形成了一段AI視頻並在法庭上播放,這起案件可能是AI首次被用於被害人影響陳述環節。

  對此,法律界有人認為,AI是未來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不過也有不少專業人士擔心,這起案件會開啟先例,帶來一些道德挑戰。

  

  ▲左為佩爾基的真實視頻,右為合成視頻

  去世近四年

  家人用AI讓被害人「重生」

  「那天槍殺了我的霍卡西塔斯,我很遺憾我們在那種情況下碰上了。」AI視頻中的佩爾基說,如果是在另一種情況下,我們(指他和霍卡西塔斯)可能成為朋友,「我相信寬恕的力量。」

  據報道,利用AI「復活」佩爾基的想法並非來自官方,而是來自佩爾基的家人。據悉,佩爾基的姐姐斯泰西·威爾西和姐夫都在AI領域工作。「佩爾基去世后,我一直在想怎麼準備被害人影響陳述。」威爾西說,為此她一直在記錄自己的感受,「沮喪、哭泣、幸福、憤怒,我都會記下來。」她說,自己就這樣記錄了兩年,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發現,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弟弟的聲音。

  威爾西的律師提醒她,要全方位地在視頻里展現出佩爾基的性格和特點。為此,威爾西收集了除自己以外,曾與佩爾基有交集的48個人的陳述。這些人中,有佩爾基的小學老師、高中同學、與他一起服役過的士兵等。

  從技術角度看,「復活」佩爾基的過程並不容易。「沒有哪個工具能直接合成我想要的視頻。」威爾西回憶說,自己搜尋了很多種應用工具,將弟弟生前的圖片、音視頻等與自己寫的腳本相結合,最終形成了這條視頻。

  負責此案的亞利桑那州法官托德·朗在法庭上對這條視頻表示肯定:「我喜歡這個AI(視頻)。雖然按常理,被害人家屬應該非常憤怒,但我感受到了寬容之意。」事實上,威爾西也曾深陷「憤怒」與「寬容」的矛盾中。「我個人並不想表達寬容之意,但我的腦海里響起了他(佩爾基)表示原諒的聲音。」威爾西說,佩爾基一直是個「愛他人」的人,自己知道他的立場是什麼。

  對於AI視頻在本案中產生影響的合法性,退休聯邦法官、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保羅·格林解釋稱,這一AI技術是在陪審團不在場的情況下使用的,只用於法官量刑,並不是作為證據被提交,理論上說是可行的。

  霍卡西塔斯的辯護律師傑森·拉姆則認為,這則視頻具有煽動性。「誠然,法官有權選擇聽取任何意見,但這則視頻是否存在煽動性?法官又在多大程度上受此影響,繼而決定對我當事人的量刑?」拉姆說,必須要讓上訴法院決定這樣做是不是錯誤的。據悉,霍卡西塔斯本面臨七年到十年半的監禁,拉姆要求法官按最低標準判,但托德·朗最終判處霍卡西塔斯十年半監禁。

  模糊的界限

  法律界提出質疑

  格林介紹稱,事實上亞利桑那州的法院已經開始嘗試使用AI系統,「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考慮對AI的使用,但總體而言,AI技術是大勢所趨。」不過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法學教授加里·馬錢特在內的人則對此表示擔憂。

  馬錢特擔心此舉可能開創先例。他說,佩爾基的家人的確做了很多工作,他們也的確是最清楚佩爾基會怎麼表態的人,但無論如何這些都不是佩爾基親口說的,「這畢竟不是真的」。

  馬錢特補充說,其中的界限也非常模糊,「你能看到這個人在法庭上『說話』,但事實上他已經死了。」卡內基梅隆大學商業倫理學教授德里克·萊本也對此案可能開創的先例感到擔憂。「我並不是質疑威爾西的意圖,但在其他案件中,我們是否也能保證其他人尊重被害者的意願?」萊本質疑道。

  近年來,AI在法律界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這也將引發越來越多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11: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