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離觸底還有多遠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個別產品甚至提升至245%,特朗普每加碼一次,中方報復一次,直至對所有美國產品徵收125%的關稅。並稱如美方繼續加稅,將不再理會,因為已經淪為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同時發誓「奉陪到底」。這似乎意味著,中國對美國的報復可能轉向其他非經濟手段。
至少,在不到三個月時間,關稅加徵到這一地步,美中雙方其實已經對彼此實施了實際上的貿易禁運。兩架飛到中國未能實現交貨重返美國的波音客機似乎是這一禁運最具象徵的註腳。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美國和中國事實上正處於經濟脫鉤狀態。然而,雙方似乎要將一場經濟戰爭推向新的領域。
華爾街日報周二報道稱,「兩國可能正走向一場超越貿易範疇的冷戰。隨著雙方尋求建立各自的陣營,衝突可能加深,甚至出現軍事緊張局面。這關乎未來多年的全球安全格局以及經濟穩定」。
特朗普此前曾多次表示,在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打電話,暗示有事好商量?但是,他一直沒有等來對方的電話,貿易戰也越打越激烈。法新社周二報道援引一些專家分析,特朗普的關稅讓美中關係緊張加劇,以至於埋葬了短期內與其同行會談的任何機會。
4 月初,美國總統對其貿易夥伴和對手大肆徵收關稅,引起了世界市場的恐慌。此後,他暫停了對數十個國家徵收最高附加稅,但沒有暫停對中國徵稅,因為他指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想要 「搞垮 」美國。
北京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對法新社說:「在特朗普的領導下,中美關係已經跌至長期以來最糟糕的水平」。他補充說:「特朗普拔出反華匕首的速度之快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曾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在美國外交部門負責東亞事務的蘇珊-桑頓(Susan Thornton)說,兩國 「事實上處於經濟戰爭狀態」。
詭異的是,明明是「戰亂」,特朗普卻一直暗示雙方交流不斷。上周四他對記者發表講話時重申,美國將與中國「達成協議」。他說:「我們進行了一些非常良好的會談,」但是特朗普並沒有詳細說明。
中方反美的語調越來越高昂,但對特朗普暗示的「雙方存在的交流」沉默不言,鑒於特朗普老在重申將與中國「達成協議」,他的相關話語似乎失去了新意。
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二的一番表述似乎別有意味,他好像隱約看到了美國與中國「緩解」的一線希望。周二,他在摩根大通在華盛頓舉辦的一個閉門投資者峰會上說,美國與中國的關稅僵局本質上是禁運,不可持續。他預計局勢將會緩和。
貝森特表示,談判尚未開始,但達成協議是有可能的。他補充說,兩個主要經濟體對彼此商品加徵到如此地步,實際上已處於貿易禁運狀態。
貝森特為什麼預計局勢將會緩和?他表達的是一種希望,還是一種推斷,或者暗示美中私底下,至少低級別的接觸在不斷進行?
幾小時后,白宮發言人利維特對媒體表示:「我們在與中國達成潛在貿易協定的問題上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她補充說:「所有各方都希望達成貿易協定,而且事情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白宮發言人使用如此積極的語氣不止一次了,但是,儘管中國政府一再呼籲在 「平等的基礎上 」與美國進行 「對話」,尚未證實這些討論。
與此同時,擺在桌面上的是白宮正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利維特周二說,美國已收到「18項關稅建議」,本周與多國安排了「34次會談」。
中方的緊張是顯而易見的。對一些媒體報道華盛頓企圖孤立中國、而一些中國的近鄰正在積極靠攏美國的做法北京周一發出警告,「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若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北京還表示,「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
在中美貿易戰加劇的形勢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日也「緊急出動」,訪問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不過,這些國家雖然隆重接待了習近平,但沒有在美中之間公開選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