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總統馬克龍南下印度洋 抗衡中俄日益加劇的擴張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馬約特島、法屬印度洋諸島......法國面臨對其多個領地的主權爭議,以及中國和俄羅斯日益增長的野心,此刻法國正在印度洋上採取平衡行動。
據法新社消息,馬克龍總統於周一開始對印度洋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根據其「印度洋-太平洋戰略」,馬克龍總統將重申法國作為地區大國的雄心,以及與西南印度洋國家更密切合作的願望。
在訪問馬約特島和留尼汪島這兩個法國在該地區最前沿省份之後,馬克龍將前往馬達加斯加和模里西斯。
周四,他將參加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舉行的印度洋委員會(IOC/COI)第五次峰會,該峰會彙集了五個島國---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葛摩、塞席爾和代表留尼汪的法國。
巴黎政治學院塞維波夫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克里斯蒂安娜-拉菲迪納里沃(Christiane Rafidinarivo)告訴法新社:法國當然擁有強大的火力,但它不一定處於強勢地位,不一定是第一,無論如何不是唯一的。「競爭對手已經到場,而且很活躍。」
據法新社介紹,由於擁有遍布海洋的眾多島嶼和小島,法國的海洋麵積位居世界第二,1 000 萬平方公里(10 millions de kilomètres carrés),其中的 27% 位於地球的這一部分。
除了馬約特島,法國還得益於法屬印度洋諸島---印度礁(Bassas da India)、歐羅巴島(Europa)、格洛里厄斯群島(Glorieuses)、新胡安島(Juan de Nova)、特羅姆蘭島(Tromelin)而擁有控制莫三比克海峽一半以上的面積。這個海峽現在再次成為國際海上運輸的戰略交叉路口。
法國在該地區還擁有軍事資源,包括位於留尼汪島的海軍基地,以及與周邊國家相比更強的經濟。
然而,馬達加斯加聲稱對法屬印度洋諸島擁有主權;葛摩聲稱對法屬馬約特島擁有主權,但馬約特島在1975年葛摩從法國獨立時,脫離了葛摩留在了法國(現在大量葛摩移民湧向馬約特島);模里西斯則聲稱對留尼汪以北的特羅姆蘭島擁有主權。
中國大舉投資
莫三比克海峽蘊藏著大量的碳氫化合物和魚類。
中國正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特別是通過開發港口,並擁有一支龐大的捕魚船隊。美國、俄羅斯和印度也在加強在該地區的存在。
俄羅斯和中國還與南非在該地區進行了軍事演習。
俄羅斯報復
俄羅斯於2020年曾試圖加入印度洋委員會未果后,便開始支持馬達加斯加對法屬印度洋諸島的主權要求,正如它支持葛摩對馬約特島的主權要求一樣。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專家貝特朗-巴迪(Bertrand Badie)說:"馬約特島的地位極不穩定。它是法國腳上的一根刺"。
馬約特島民選代表要求加入印度洋委員會,但遭到葛摩的反對。
面對這種阻力,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預計將堅持務實路線,即呼籲通過合作計劃,特別是推動在衛生領域的合作,逐步將馬約特島「納入」印度洋委員會。
克里斯蒂安娜-拉菲迪納里沃指出:「對於法國來說,這是一個鞏固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免這些國家變得敵對或加入其他敵對網路的問題」。
馬約特島是法國最貧窮的省份,非常脆弱,受到來自葛摩的巨大移民壓力,去年12月,一場90年來最嚴重的颶風「奇多」襲擊了該島,另島上經濟陷入困境。
貝特朗-巴迪(Bertrand Badie)說:這是世界上從未真正實現非殖民化的一個地區。不穩定局勢岌岌可危。「只需其中一個國家出現民粹主義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