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誰要為關稅買單?

京港台:2025-4-16 02:27| 來源:德國之聲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德語媒體:誰要為關稅買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最終為特朗普高額關稅買單的,將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商報》評論認為,即將就任的新一屆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務實而合理,因為對抗並不是德中關係的全部。

  《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的變化,也恰恰暴露出了這些政策的矛盾和荒誕之處。這篇題為《特朗普正在自我瓦解》的評論寫道:

  「前不久,美國副總統萬斯曾將14億中國人統統稱為中國農民,而現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突然對這些『中國農民』產生了憐憫之心。這位美國總統的關稅政策再次出現大轉彎之後,這些『中國農民』暫時無需為出口到美國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支付高額關稅。特朗普一再向美國民眾承諾:這些至少10%、對中國甚至高達145%的關稅,無需由美國人承擔,而是會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供貨商買單。他甚至承諾關稅帶來的財政收入如此之豐厚,以至於可以廢除國內的所得稅。他的口號是:既然『愚蠢的外國人』能買單,美國人何必還要為國家掏錢?

  人們很想知道,特朗普本人真的會相信這種荒唐邏輯嗎?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上周顯然已經有人悄悄告訴了總統,現實操作中情況並非如此。關稅增加之後,也許部分中國製造商會為了保住美國市場而降低價格、犧牲利潤。但此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分析顯示,大部分額外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換句話說,要為最新款iPhone支付3000美元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美國人。這一遲到的認知,現在顯然已經對美國總統發揮了作用,因此,他對中國人的所謂『憐憫』,實際上是他對美國消費者、蘋果公司和自己民調數據的擔憂。事實上,這也是特朗普首次承認,其關稅政策的核心只是一場鬧劇而已。 」

  評論指出,嚴重的貿易不平衡可能會動搖世界經濟的穩定。但關稅是否就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手段,卻極其值得懷疑。

  「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趨於荒謬,例如:如果從中國進口一台平板顯示屏,至少現在可以免於支付145%的關稅;但如果是進口平板顯示屏的各個零部件,然後在美國本土組裝成整機,那就得支付145%的關稅。如此『關稅策略』如何能把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恐怕只有總統本人知道。」

  德國基民盟、基社盟以及社民黨上周簽署了聯合執政協定,《商報》發表評論稱,「下一屆政府的對華政策聽起來是合理的、現實的,也符合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這篇題為《對抗並非對華關係的全部》的評論寫道:

  「聯合執政協議指出,對抗並非一切,在符合德國和歐盟利益,以及從北京角度也符合中國利益的領域,雙方應當開展合作。協議中正確地指出,沒有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第二大國之中國的參與,氣候變化等『人類面臨的全球性任務』就無法得到解決。」

  新政府計劃定期分析並重新評估其對華經濟政策,這無疑也是正確之舉。同樣有意義的是,未來政府將尋求加強歐洲各國的相互協調,因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有一點已經相當明確:即便是德國和法國這樣的歐洲大國,單獨發聲時在中國的影響力也日益減弱,但作為統一的歐洲內部市場,歐洲則依然擁有相當大的份量。

  確立上述基本立場之後,仍有足夠空間將中國視為夥伴。為此,確實需要重拾合作的勇氣,以便在高校、經濟領域,以及社會層面開展交流。應根據個案,做出能否合作的決定,而不再進行那種無休無止的原則性辯論。應以務實態度去處理這種在競爭、對抗與夥伴關係之間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9 04: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