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本拉登還危險?FBI懸賞通緝山東女子 賞金高達…

京港台:2025-4-5 03:02| 來源:hooli波士頓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比本拉登還危險?FBI懸賞通緝山東女子 賞金高達…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3月20日,美東時間,美國國務院突然高調發布懸賞通緝令:一位來自中國山東濰坊的女子劉寶霞(Emily Liu),被指控「為伊朗軍方輸送美國電子元件」,懸賞金額高達1500萬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這不僅遠超當年追緝「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1000萬美元賞金,更是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公民發布的金額最高的懸賞之一。她究竟是誰?只是一個從事外貿的普通中國女性,還是美國眼中跨境「軍火交易鏈」的關鍵人物?

  她是誰?為什麼被通緝?

  

  FBI網上通緝令簡體中文版截圖,來自FBI官網>>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官方通報,劉寶霞,也被稱為Emily Liu,是一位「使用中國公司作為掩護,為伊朗輸送敏感電子元件」的關鍵人物。美國聲稱,她與另外三名中國公民合作,利用外貿公司的名義採購了大量美國製造的電阻、電容等元器件,並將這些材料出口給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相關的企業。

  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指出,劉寶霞等人從2007年到2020年,通過設立在中國的多家「幌子公司」,持續向伊朗出口美國原產的電子元器件。美國方面稱,這些零部件最終流向了伊朗國防工業組織、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企業等被制裁對象,並可用於製造無人機、導彈控制系統等武器裝備。

  這些指控聽起來極具「情報大片」氣息,但回歸現實,這些元件在全球貿易中極其常見,很多從事電子行業的外貿公司每天都在操作類似交易。即便客戶在伊朗,這些商品本身也沒有被列為武器,真正複雜的是最終用途的不可控性。

  值得注意的是,起訴書中提到的「走私罪」、「提供虛假出口信息」等罪名,都是圍繞出口流程是否符合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進行指控。而不是劉寶霞本人直接參與任何軍事活動或恐怖行動。

  更戲劇性的是,針對這份長達13年的交易記錄,美國在2024年就已向劉寶霞等4人發出刑事起訴和逮捕令,但一直無果而終。

  天價懸賞背後的「信號戰」

  從法律層面看,美國懸賞通緝的手段並不罕見,但像劉寶霞這樣的案例——一個中國外貿從業者,突然被貼上「跨國軍火供應鏈核心人物」的標籤,並被懸賞1500萬美元,無疑是極為罕見的操作。

  要知道,當年懸賞本·拉登的金額也不過1000萬美元。如今,對一名未被定罪、也未被拘捕的中國女子開出更高賞金,這不僅是法律動作,更是政治動作。

  而且,美國一邊指責劉寶霞「出口軍民兩用電子元件」,另一邊又無法證明她是否知曉這些元件最終用途是否涉及軍事用途。電容、電阻、變壓器等零部件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電視等民用產品,除非明確被列入禁運清單,否則屬正常貿易。

  更重要的是,中方早在2024年起訴曝光之初就明確表態:相關企業從事的是合法民用貿易,不應被泛化為所謂「軍火交易」。

 

        更多華人社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17: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