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再批李嘉誠,口氣突然大大變軟

京港台:2025-3-24 01:17| 來源:家傳研究員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大公報再批李嘉誠,口氣突然大大變軟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怒而不息公堂坐,好你個不識好歹李嘉誠...

  報紙大公今日再評李嘉誠賣港事,標題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分析文本,應該是氣消得差不多了。

  文章稱李嘉誠的長和為「某知名港企」,從實名指控到不點名批評,後退了一大步。

  中國是法治國家,始終堅持依法治國、維護公平正義。香港特區作為國際知名的法治之都,更是以其完善的法律體系和高效的司法運作著稱。看起來也是後退一大步,不再上綱上線,而是想講法律了。

  但李嘉誠的交易違法嗎?文章沒有講,之前的評論也沒有講,大概率沒問題,因此文章用了「輕視法律」的說法——輕視是違法嗎?應該不至於。

  因此,作出損害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行為的實體及個人,其道路只會越走越窄……只求一己之私……與遭到人唾棄、背負賣國車罵名相比,孰輕孰重不言自明——這句話更是從利益層面表達看法,意思是李嘉誠沒有這個評論員萬雲平會算賬,因此在教李嘉誠做生意。

  文章最後,從商業併購操作層面,奉勸有關企業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打錯算盤、因小失大

  雖然仍是威脅,但看起來,在法律上沒有問題,甚至表達了不會用法律手段對付李嘉誠的意思?

  這個觀點,之前特首也講過,會講法治。

  因此,文章最後以利威脅,警告李嘉誠以後別落在我手裡。

  我料想,這應該是一波輿論的尾聲了。這話說完,該賣的賣,該收聲的收聲,也就差不多了。再罵下去,不要說黃台之瓜,只怕瓜皮都跑光了。

  復盤這起事件,正如老陝有句話:「打住的少,唬住的多。」

  

  明眼人都知道,李嘉誠出售港口,資產和交易均在海外,無論內地還是香港,可能都沒有管轄權。

  哪怕是他本人,除了血統,國籍和財產也不屬於這裡。當然,上市公司在香港,那麼就要看對上市公司如何處置了。

  想想前幾日,火星四濺,一天連發「四評」,鳴鼓而擊之,規格遠超當年批判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的九評。但這種不留餘地的做法,一旦唬不住,很可能會讓自己下不來台。

  除非學胡錫進。正如2022年胡說佩洛西要是膽敢訪台,「擊落美軍戰機和佩洛西乘坐的專機」。結果佩洛西真來了,啥事沒有。

  對此,胡錫進的解釋是:「我唯一遺憾的是沒能把她嚇回去。」

  哦,他承認了,學老陝,唬人。

  但李嘉誠是唬得住的嗎?

  最後還是得面對現實。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6-29 06: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