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員工大會十大看點:5秒造車,人形機器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3月21日,在今日舉行的特斯拉員工大會上,埃隆·馬斯克全面分享了公司在電動車、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可持續能源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從Model Y蟬聯全球銷冠到5秒生產一台無人駕駛車,從全球最低成本鋰電池到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馬斯克不僅勾勒出特斯拉的技術藍圖,更強調其終極目標是推動全人類實現「可持續的富足」。以下是本次發言的核心內容整理。
一、終極願景:用科技實現「可持續的富足」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使命不僅是發展可持續能源,更是通過技術革新助力人類邁向富足時代。他提出三大支柱:可持續能源生成、存儲與交通運輸,並強調人工智慧與人形機器人將大幅解放生產力,降低生活成本,最終讓「富足生活」成為全球常態。
二、Model Y蟬聯全球銷冠,特斯拉加速全球化布局
作為全球最暢銷的乘用車,Model Y今年將連續第三年登頂銷量榜首。特斯拉已成功打入卡達、立陶宛、智利等新興市場,並持續擴展銷售網路。馬斯克指出,Model Y與Model 3憑藉統一製造標準,通過了中國C-IASI、歐盟E-NCAP、美國IIHS等嚴苛安全認證,是「真正經得住全球考驗的高品質車型」。
三、安全再升級!賽博越野旅行車獲全五星認證
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近期在美國IIHS碰撞測試中斬獲全五星安全評級,並創下「最低乘員受傷概率」與「最低側翻風險」兩項紀錄。至此,特斯拉S3XY全系車型均在全球主流安全評測中獲最高評價,印證了其「安全至上」的造車原則。
四、電動重卡Semi顛覆商用車市場,成本僅為傳統1/5
特斯拉首座電動重卡Semi工廠即將竣工,未來計劃生產上百萬輛。目前,沃爾瑪、百事可樂等巨頭已將其納入車隊。據測算,Semi每公里運營成本僅0.5元,約為柴油重卡的1/5。百事公司實測顯示,司機「開過Semi后不願再開傳統卡車」。
五、無人駕駛車效率提升10倍,年產將破1000萬輛
馬斯克透露,特斯拉無人駕駛電動車可將家用車使用率從每周10小時提升至100小時,用戶成本卻幾乎不變。到2025年,特斯拉累計產量將突破1000萬輛,其車隊通行效率相當於5000萬至1億輛傳統車輛。為實現這一目標,特斯拉正革新生產線,未來每5秒即可生產一台無人駕駛車,其速度「接近消費電子品產線」。
六、鋰電池成本全球最低,儲能業務增速超50%
特斯拉已掌控鋰電池全產業鏈,包括鋰精鍊、陰極材料製造等關鍵環節。其鋰電池每千瓦時成本全球最低,且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竣工后,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已出口澳大利亞。馬斯克預測,2025年儲能業務增速將超50%。
七、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成本或低於一輛車
特斯拉首台人形機器人已下線,2024年試產5000台,2025年計劃量產5萬台。馬斯克稱,特斯拉擁有「人形機器人所有王牌」,包括現實世界AI能力、電動車同源技術(電池、電驅系統等),且量產成本僅2萬-3萬美元。他預言,該機器人將成「人類史上產銷量最高產品」,遠超第二名10倍以上。
八、AI算力躋身全球前五,Dojo 2性能再翻10倍
特斯拉Cortex算力中心已部署超5萬塊GPU,即將突破10萬塊,躋身全球超級計算中心TOP5。新一代Dojo 2算力將比初代強10倍,承擔更多自動駕駛訓練任務。2024年,特斯拉AI投資達100億美元,用於研發推理計算機、感測器與Dojo系統,進一步降低硬體成本。
九、AI 4硬體仍領先全球,OTA讓車輛「越用越超值」
儘管特斯拉AI 4智能駕駛硬體設計於數年前,但其性能與能效仍為行業標桿。馬斯克表示,未來雖會推出AI 5、AI 6等迭代產品,但AI 4已足夠滿足當前需求。通過持續OTA升級,特斯拉車主兩年內已獲上百項新功能,車輛「不斷進化」。
十、自動駕駛安全性超人類10倍,事故率低80%
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FSD)在北美已實現「工廠到停車場」全程無人駕駛。數據顯示,其平均每515萬公里發生一起事故,比人類駕駛安全水平高10倍,事故率低80%。ARK報告指出,特斯拉自動駕駛安全性是普通車輛的16倍,其他自動駕駛公司的74倍。
從電動車到人形機器人,從AI算力到儲能系統,馬斯克的演講展現了特斯拉作為「全能科技巨頭」的野心。通過整合可持續能源、人工智慧與先進位造,特斯拉正加速實現「讓世界擺脫化石燃料」的願景,並重新定義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正如馬斯克所言:「生產製造是特斯拉的最大優勢,也是難以複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