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空污問題難解 許多兒童因有毒的空氣染病

京港台:2025-3-12 21:44| 來源:美國之音 | 我來說幾句

蒙古空污問題難解 許多兒童因有毒的空氣染病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當烏揚加(音譯,Uyanga)看著五個月大的兒子躺在重症監護室,小小的身體上布滿了電線和管子時,她怪罪於家鄉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和那裡的長期污染。

  每年冬天,有毒霧霾籠罩著烏蘭巴托,這已經成為令人窒息的難題。十多年以來,歷屆政府皆未能解決。

  草根運動的復甦和官方承諾的行動雖然帶來了一線希望,但統計數據不容樂觀。呼吸系統疾病病例持續上升,肺炎已成為五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

  烏揚加的兒子因肺炎入院,在擁擠的病房中又發生了二次感染。這些兒童正遭受著世界上最糟糕空氣的影響。

  「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時,我真的很害怕,」烏揚加說道,「我愛我的城市,我想繼續住在這裡。但考慮到我孩子的健康,那一晚,我咒罵自己出生在烏蘭巴托。」

  在嚴冬時節,該市的日均PM2.5濃度可能比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安全標準高出27倍。幼兒尤其容易受到影響,他們的呼吸頻率比成年人快,相對於體型攝入的空氣也更多。

  烏揚加的三個孩子都在未滿一歲時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院,她最小的孩子連續兩個冬天都住進醫院。她大多數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她說:「這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種社會常態了。」

  空污災難和當地人的無助

  烏蘭巴托位於群山環繞的盆地中,這使得來自燃煤發電廠和家庭的煙霧和有害氣體容易聚集。大多數冬天的早晨,濃重的霧霾籠罩著市中心的公寓和蒙古外郊區傳統的圓形蒙古包(Ger)。

  隨著數十萬游牧民遷往首都尋求更穩定的收入和更好的公共服務,蒙古包居住區不斷擴張。大多數人使用個人燃煤爐在冬季取暖,因為冬季氣溫可能會降至攝氏零下40度。

  校醫揚吉馬(音譯,Yanjmaa)表示,這些地區的兒童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正在上升。她說:「在這樣的空氣中呼吸,根本不可能有健康的肺。」

  現在,較富有的人們經常選擇在蒙古以外的地方過冬。

  當烏揚加和她丈夫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們耗盡所有積蓄,租下了一個空氣質量更好的地方,住了三個月。

  「這無濟於事,」她說。「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保持室內空氣質量……我們的孩子還是得一直到戶外。」

  國家氣象學家巴爾哈斯拉格查·巴爾多爾吉(Barkhasragchaa Baldorj)表示,2019年,政府用精鍊煤球取代了原煤,這短暫帶來空氣質量的改善。

  隨著煤炭燃燒量的增加,改善效果已經到達瓶頸,而煤炭行業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這些煤球還與一氧化碳中毒和某些污染物的增加有關。

  巴爾哈斯拉格查是唯二被分配到烏蘭巴托空氣質量監測站的人之一。

  他說:「如果你聽到實際分配給維護的預算,你會笑出來……這根本不可能維持運行。」

  許多人對政府的努力持懷疑態度。

  「就我個人而言,我沒有看到任何成果,」煤炭銷售商巴亞爾胡(Bayarkhuu)說。

  爭取改變

  該市負責空氣污染的副市長阿馬爾圖夫辛·阿姆加蘭巴亞爾(Amartuvshin Amgalanbayar)承諾會有所改變。

  他表示,今年將有2萬戶家庭改用天然氣,這將減少15%的污染。

  去年,數萬人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舉行公開聽證會,討論污染政策,憤怒情緒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23歲的組織者之一恩昆·拜安巴多吉(Enkhuun Byambadorj)對法新社表示:「真正激發我生氣、失望和無助感的,應該是我母親生病的那一刻。」

  她說:「我們需要做的是繼續推動決策者在已經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前進……並將聽證會中提出的建議轉化為可實施的決策。」

  (此文依據了法新社的報道。)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9 04: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