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正在拚命挖運河 再造「內陸沿海化」格局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當前中國正在興起一輪運河熱。從安徽到廣西,從湖南、湖北到江西,乃至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都將運河作為新一輪大基建的關鍵位置,並重塑「中部沿海化」的交通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全中國在運河航運領域的投資(含規劃)規模合計近萬億人民幣,單條運河最高預計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
根據說明,新一輪人工運河建設熱潮,始於安徽和廣西。投資800多億元的安徽江淮運河已於2023年通航,連通長江、淮河,助力安徽形成雙通道達海、兩運河入江、河江海聯運的水運格局。
而投資700億元的廣西平陸運河正在建設中,預計2026年底竣工,徹底扭轉南寧輾轉500多公里,從廣州港出海的尷尬。連水運並不發達的河南,也提出開鑿運河,打通內河,聯通長三角。
據自媒體國民經略分析,拚命建運河的,為何都是大陸中西部省份?認為過去10多年來,中西部地區堪稱大基建的最大受益者,高鐵、高速公路帶來的百億級千億級大投資,但當趨於飽和后,水運成了新一輪大基建發力方向。水運的特點在於運量大、成本小、效益高,成本只有鐵路的1/2、公路的1/5、航空的1/20,適合大宗散貨運輸。
此外,近年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趨勢下,但陸路物流成本高企成為最大攔路虎。藉助人工運河,打造江河聯通的水運網路,重塑物流競爭優勢,再造「內陸沿海化」格局就成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