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陣痛后一切都會好起來 經濟學家:低估後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五發表言論,稱美國經濟正面臨「排毒期」。
「我們繼承的這個經濟開始出現波動了嗎?當然是的。看看,從公共支出轉向私人支出是一個自然的調整。市場和經濟已經被政府支出『餵養』得上癮,現在需要經歷一個排毒期。這個排毒是不可避免的。」貝森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這位前對沖基金經理進一步說道:「就業應該來自私人企業,而不是政府。我相信,如果我們採取正確的政策,這個過渡會非常平穩。」
他的言論似乎是在暗指,由川普顧問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執行的大規模聯邦僱員裁員。
經濟前景集團(Economic Outlook Group)首席全球經濟學家伯納德·鮑莫爾表示,貝森特近期一直在發表類似言論,表示這將是一個經濟調整期,但隨後六個月或一年內會迎來回報。
鮑莫爾稱,財政部長似乎是在試圖「安撫民眾」,強調川普的關稅可能會推高成本,但會被美國國內新增就業機會以及共和黨期待已久的稅改計劃所抵消。這個稅改方案不僅延續現有減稅政策,還包含新的稅收優惠。
「這只是美好願景。」鮑莫爾表示,「從當前的趨勢來看,我們實際上更可能迎來經濟長期放緩和更高的失業率。我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達到60%。」
他的機構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經濟下行可能最早在今年年中開始。鮑莫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貝森特的言論與美聯儲在2021年錯誤預測通脹為「暫時現象」如出一轍。
當時美聯儲表示情況會很快改善,但事實並非如此。
川普政府對聯邦僱員的大規模裁員行動迅速且出人意料,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時而實施,時而暫停,時而部分生效,導致市場充滿困惑和不確定性。
「我沒有看到白宮出台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全面經濟策略。」鮑莫爾表示,「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隨意。這不僅讓美國和外國投資者感到擔憂,也讓消費者信心大幅下降,並反映在他們的消費模式上。當消費者開始縮減支出,政府幾乎無能為力,因為消費支出佔了所有經濟活動的70%。」
鮑莫爾認為,美國經濟目前經歷的並非川普政府所說的「排毒期」,而更像是一場「酒吧鬥毆」。
「他們在毫無章法地迅猛推進政策,並未考慮這些舉措對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消費者和企業的衝擊。」他表示。「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公司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我認識的所有企業客戶都在建立戰情室,試圖分析華盛頓的政策對其銷售、收入、供應鏈、盈利能力,以及是否需要招聘或增加庫存的影響。」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讓企業相信,這只是短暫的幾個月痛苦期,之後一切都會變好。」鮑莫爾補充道。「經濟數據並不支持這種說法。」
其他經濟學家也表達了類似擔憂。稅收基金會(Tax Foundation)聯邦稅收政策副總裁埃里卡·約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國可能會「在排毒過程中迎來更低的生活水平」。
不過,貝森特的「排毒」言論也得到了部分支持。
「我們的朋友斯科特·貝森特說得很好。」風投人士、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聯合創始人喬恩·朗斯代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面臨著複雜局面,我們很幸運有他在這個位置上。川普總統和埃隆等人正在做該做的事情,而政治壓力將使這個『排毒』過程變得更加艱難。我希望他們能夠堅持到底!」
在周五的CNBC採訪中,貝森特還表示,並不存在「川普期權」(Trump put)——即市場不會因為總統的干預而跌破某個水平線。
「沒有這種期權。如果我們有良好的政策,市場自然會向上走。」貝森特說道。
當被問及政府如何應對可能的大規模市場拋售時,貝森特淡化了市場的信號作用。
「市場去年上漲了20%,前年也是20%。」他說,「那拜登政府因此算成功了嗎?美國人民可不這麼認為,否則他們不會投票讓民主黨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