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斯對英法維和方案不屑一顧,遭英國政界怒批

京港台:2025-3-5 09:04| 來源:觀察者網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萬斯對英法維和方案不屑一顧,遭英國政界怒批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3月4日報道,針對英國和法國提議派遣軍隊作為戰後維和力量進駐烏克蘭的方案,美國副總統萬斯3日對美國福克斯新聞表示,參與該方案的是「三、四十年沒有打過仗」的國家。

  這個說法引起英方政客的憤怒,英國右翼政黨改革英國黨黨首奈傑爾·法拉奇明確表示:「萬斯錯了。大錯特錯(Wrong wrong wrong)。」萬斯隨後澄清稱,自己的言論並非在指英國或法國。

  萬斯認為,與歐洲各國正在制定的計劃相比,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提議的關於烏克蘭礦產的交易方案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英國和法國正在與烏克蘭共同制定一項計劃,該計劃包括組成一支由「意願聯盟」參與的維和部隊。該計劃也將交送給美國。

  3月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歐洲領導人援烏峰會上,英國首相斯塔默稱,「一些」國家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斯塔默強調,若要阻止俄羅斯的進一步「侵略」,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然而,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斷然駁回了這一建議。與之相對,萬斯大力宣揚美國和烏克蘭之間尚未簽署的礦產交易協議。根據該協議,烏克蘭將把其國有自然資源收入的50%投入到一個對烏克蘭進行投資的基金中。特朗普曾聲稱,僅僅美國的工人出現在烏克蘭,就足以阻止俄羅斯的"進一步侵犯」。

  萬斯說:「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安全保障,如果你真的想確保弗拉基米爾·普京不再『入侵』烏克蘭,最好的安全保障就是讓美國人從烏克蘭的未來中獲取經濟利益。」

  他譏諷地舉例比較道:「這要比來自某個三、四十年沒有打過仗的隨意一個國家的2萬名士兵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要靠譜得多。」

  萬斯的言論在英國政界迅速引發了強烈反對。一些政客強調了英國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曾與美國在阿富汗並肩作戰,還在2003年參與了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

  英國影子內閣國防達成詹姆斯·卡特利奇表示,萬斯 「無視這樣的付出和犧牲」 是 「非常不尊重人的」。

  英國自由民主黨國防事務發言人海倫·馬奎爾曾在伊拉克服役。她認為,萬斯「從歷史中抹去了」那些犧牲的英國士兵(的貢獻)。

  保守黨籍的前英國武裝部隊國務大臣詹姆斯·希皮是一名退伍軍人。他表示,與美國和法國軍隊並肩作戰是其「軍事生涯的決定性時刻」。針對萬斯的言論,他表示,「聽到這種(同袍)關係被貶低到這種程度,我很難過」。

  甚至連特朗普在英國的關鍵盟友、英國右翼民粹主義領袖奈傑爾·法拉奇在被追問對萬斯言論的看法時也表示:「萬斯錯了。錯錯錯(Wrong wrong wrong)。」

  他補充道:「在阿富汗的20年(戰事)中,與美國按比例(pro rata)進行對比,我們投入了相似體量的資金,派出了同等數量的人員。我們遭受了同樣的損失。」

  「在那20年中,我們一直支持美國,做出了完全相同的貢獻。儘管,他們(投入的)的規模可能是我們的六倍,但我們盡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在這件事上,JD(萬斯)錯了。」

  面對批評,萬斯於當地時間3月4日通過「X」平台發帖補充稱,將他的言論解讀為對英國或法國的輕視是「極其不誠實的」。

  他稱:「我在那段話中甚至都沒有提到英國或法國,在過去20年甚至更長時間裡,這兩個國家都曾與美國英勇地並肩作戰。」

  「但讓我們直說吧:有許多國家(私下或公開地)自願(為這個維和行動)提供支持,然而它們既沒有戰場經驗,也沒有軍事裝備來實施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針對此事,3月4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首相非常讚賞英國軍隊,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與美國並肩作戰,並獻出了生命。」

  斯塔默同日對英國內閣重申,烏克蘭的和平 「需要強有力的安全保障作為後盾,包括一支由願意捍衛和保障和平的國家組成的『意願聯盟』,並需要美國的支持來阻止(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進犯」。

  對於英法提出的派兵維和方案,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此前於3月2日表示,「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計劃,就是繼續鼓動基輔政權對我們發動戰爭。」

  他認為,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美方已經逐漸恢復理智希望實現和平,但部分歐洲國家仍希望俄烏衝突延續。

  拉夫羅夫稱:「在拜登的任期結束后,一些希望以理智為指導的人上台了,他們直言不諱地說,他們希望結束所有戰爭,希望實現和平。誰還要求以戰爭的形式繼續『狂歡』呢?是歐洲。」

  「就像歐洲扶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台並推動他前進一樣,現在他們又想用『維和部隊』的形式繼續扶持他。但這意味著,衝突的根本原因不會消失。」拉夫羅夫說道。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11: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