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著名經濟學家在歐洲議會發表了一場重量級演講

京港台:2025-2-28 01:04| 來源:俠客島 | 評論( 28 )  | 我來說幾句

美著名經濟學家在歐洲議會發表了一場重量級演講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月19日,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在歐洲議會發表了一場重量級演講。

  有網友說,這是一場堪比教科書的演講,事關真相。

  俠客島對演講的重點內容進行了編譯,一起來看。

  

  (圖源:新華社)

  

  這是一個複雜多變也十分危險的時代。

  過去36年,我密切觀察了發生在東歐、前蘇聯和俄羅斯的事件。我在1989年擔任過波蘭政府的顧問,1990-1991年擔任戈爾巴喬夫總統的顧問,1991-1993年擔任葉利欽總統的顧問,1993-1994年擔任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的顧問。

  我曾協助愛沙尼亞發行貨幣,幫助過前南斯拉夫的幾個國家,特別是斯洛維尼亞。烏克蘭「廣場革命」后,新政府邀請我到基輔,我得以前往獨立廣場,了解了很多一手情況。我和俄羅斯領導人保持聯繫已長達30多年。

  我非常了解美國的政治領導層。美國前財政部長是我的宏觀經濟學老師,51年前他就已經是我的老師了,這樣你就知道我們有多親近了。我們已經是半個世紀的好朋友。

  我非常了解這些人。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我想說明我的觀點不是二手的,也非意識形態化,而是我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1999年以來,塞爾維亞危機、中東戰爭(包括伊拉克和敘利亞)、非洲戰亂(包括蘇丹、索馬利亞和利比亞)以及烏克蘭危機——這些都是由美國主導並引發的。

  伴隨著蘇聯解體,美國開始認為自己主導了世界,不需要理會任何人的觀點、紅線、關切及安全利益,無需履行任何國際義務,也不必遵守聯合國框架。一些美國政客認為,美國掌控著一切,堅信這已是美國的世界,我們將為所欲為,清理前蘇聯的殘餘,消滅其剩餘盟友。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家將會被推翻。

  美國奉行這一外交政策已有33年了。為此,歐洲付出了沉重代價。歐洲在這段時期沒有任何有效的外交政策,沒有聲音,沒有團結,沒有清晰的方向,沒有歐洲利益,只有對美國的忠誠。

  美歐上一次有分歧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當時法國、德國不支持美國繞過聯合國安理會發動戰爭。順便說一句,那場戰爭是內塔尼亞胡和他的美國五角大樓同事直接策劃的。這場戰爭是一場為了以色列發動的戰爭。

  那是歐洲最後一次發出聲音。之後,歐洲完全喪失了話語權,尤其是2008年。

  1991年到2008年,這中間發生了什麼?美國決定單極化。這意味著,北約將從布魯塞爾擴大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北約東擴沒有盡頭。

  如果您像我一樣玩過《風險》遊戲,那麼您就能理解美國的想法——在棋盤的每個地方都放置棋子,任何沒有美國軍事基地的地方,都是敵人。

  在美國政治詞典里,「中立」是一個骯髒的辭彙。如果你保持中立,那你就是顛覆性的。你表面裝成中立,實則反對美國。

  這就是當時美國的心態。這種心態,是1994年柯林頓批准北約東擴時落定的。

  1991年2月,德國時任副總理說,北約不會東移,德國不會利用華約的解體來牟取利益。這是二戰結束后,為實現德國統一達成的協議。北約不會東移哪怕一英寸,這是明確的,並且寫在了無數檔案里。

  美國告訴你的一切都是謊言,但檔案非常清楚。

  到了1994年,北約決定擴展至烏克蘭。這是一個美國政府30多年前就啟動的項目。

  1997年,布熱津斯基撰寫了《大棋局》,書中把歐洲東擴和北約東擴描述成同時發生的事件,討論了俄羅斯會做什麼。但他把所有事情都搞錯了。他詳述了為什麼俄羅斯只能同意北約和歐洲東擴。

  有美國戰略家反思,為什麼我們一直處於戰爭之中?因為美國的一個特點是,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知道對手會怎麼做,但我們總是判斷錯誤。

  我們出錯的原因是,在美國戰略家們玩的博弈論中,不會與對方對話,只要假定對方的策略是什麼。

  這真是「太棒了」,節省了很多時間,也不需要任何外交手段。

  於是,北約東擴的項目在30年前啟動了。烏克蘭和喬治亞是該項目的關鍵。

  為什麼?因為美國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從英國人那兒學到的。1853年,大英帝國在黑海包圍俄羅斯,阻止俄羅斯進入東地中海。這與美國在21世紀實施的計劃異曲同工: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喬治亞將作為黑海沿岸國,通過封鎖黑海,剝奪俄羅斯的地區強國地位,使其不再有任何國際地位。

  從柯林頓到小布希、奧巴馬、特朗普、拜登,一切都沒有太大改變。

  

  

  

  2022年3月24日,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出席北約特別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圖源:新華社

  

  北約東擴的項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1999年北約連續78天轟炸貝爾格萊德,就是項目的一部分——「邊界神聖不可侵犯,除非美國改變它們」。

  蘇丹是另一個相關項目,也就是南蘇丹叛亂。只是因為南蘇丹人叛亂嗎?或者我可以給你中情局的劇本?

  請像個成年人一樣理解。軍事行動的成本很高,需要設備、訓練、基地、情報和資金。這都來自大國,而不是地方叛亂。這是單極世界遊戲的一部分。

  北約東擴,首先加入的是匈牙利、波蘭和捷克。俄羅斯對此極為不滿,但這些國家離俄羅斯邊境還較遠。俄方提出了抗議,但當然無濟於事。

  2004年,北約新一輪擴張新增7國: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和斯洛伐克。

  這時俄羅斯已經非常憤怒。這完全違背了德國統一時達成的戰後秩序。本質上,這是美國的根本性背叛,因為他們相信單極。

  我們剛舉行了慕安會。2007年,普京就在慕安會上說,停,夠了,現在就停止。但2008年,美國強行將北約擴張至烏克蘭和喬治亞的計劃塞進了歐洲的喉嚨。

  俄羅斯在烏克蘭沒有任何領土利益或企圖。我知道,因為這些年我就住在那裡。俄羅斯正在談判的,是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的25年租賃期,到2042年期滿。僅此而已。所謂「普京正在重建俄羅斯帝國」是幼稚的宣傳。

  一旦美國決定必須推翻這個人,就是所謂的政權更迭行動。美國已經進行了約100次這樣的行動,這就是中情局的工作。

  在美國,如果你不喜歡對方,你不會與他們談判。你會試圖推翻他們,最好是秘密地推翻。如果不能保密,那就公開。說的話也都差不多:這不是我們的錯,他們才是侵略者、是希特勒。

  這種情況每兩三年就會發生一次,無論對方是薩達姆、阿薩德還是普京。

  這就是美國人民得到的外交政策解釋。「他們」是邪惡的、無情的敵人,這是我們從媒體上聽到的唯一外交政策辭令。媒體不斷重複這些話,因為被美國政府控制。

  2014年,美國積極行動推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我飛到基輔,在邁丹廣場周圍散步,有人告訴我美國如何給廣場周圍聚集的人群付錢。

  「一場自發的尊嚴革命」?女士們、先生們,請問在場的那些媒體從哪兒來?那些組織怎麼來?大巴從哪兒來?這些被叫來的人從哪兒來?別開玩笑了,這是有組織的行動!

  其他人都很清楚這一點。除了歐洲人和美國人。

  接下來是明斯克協議,特別是新明斯克協議。它提出烏克蘭東部俄語地區應享有自治權,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一致支持。但美國和烏克蘭決定不執行該協議,德國和法國作為擔保國也置之不理。這絕對是美國又一次直接的單極行動。

  

  2021年底,普京給出了兩份安全協議草案,作為最後的努力。一份給歐洲,一份是給美國。

  我和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通了一小時電話,懇求他避免戰爭。

  「你可以避免戰爭,你只要說,北約不會擴張到烏克蘭。」我說。

  「北約不會擴張到烏克蘭,別擔心。」他說。

  「傑克,公開地說出來。」我說。

  「不,不,不。我們不能公開這麼說。」他說。

  「傑克,你要為一件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發動戰爭嗎?」我說。

  「別擔心,傑夫,不會有戰爭的。」他說。

  (負責外交政策的)這些人並不聰明。我和他們打交道已有40多年了。他們自說自話,不和任何人對話。他們玩博弈論。在非合作博弈論中,你不會與另一方交流,只需制定自己的策略。

  於是,戰爭開始了。

  我可以告訴你普京的戰爭意圖:逼迫澤連斯基就中立問題進行談判。

  什麼是北約?北約就是美國。俄羅斯想讓北約遠離俄羅斯邊境,僅此而已。

  美國在2002年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終結了核軍備控制框架。這讓俄羅斯很惱火。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討論的問題之一是,美國是否聲稱有權在烏克蘭部署導彈系統?2022年1月,布林肯告訴拉夫羅夫,美國保留部署導彈系統的權利——這就是歐洲所謂的盟友。

  當時澤連斯基說:「7天後,我們來談判」。我知道這些細節,因為我曾詳細地與各方交談。幾周內,雙方交換了經普京批准、拉夫羅夫提交的文件,該文件由土耳其調解人管理。我飛往安卡拉,聽取了調解人的工作進展。

  就在這時,烏克蘭單方面放棄了即將達成的協議。為什麼?因為美國告訴他們這麼做。英國還火上澆油,時任首相約翰遜在4月初前往烏克蘭,解釋了這一切。如果你們的安全掌握在約翰遜手裡,那就只能祈禱上帝保佑了。

  

  2022年3月5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人擠在一座被毀的橋下,試圖穿越伊爾平河逃離。圖源:澎湃新聞

  

  自從美國說服談判代表離席以來,大約有100萬烏克蘭人死亡或嚴重受傷。而那些美國參議員卻認為這筆錢花得棒。

  這是一場純粹的代理人戰爭,沒有美國人因此死亡。

  回顧往昔,這個項目失敗了。項目的初衷是讓俄羅斯收手。一直以來,我們認為俄羅斯無法抵抗。正如布熱津斯基1997年所言,美國自認為佔據上風,只要虛張聲勢一番,俄羅斯就無招架之力。

  怎麼虛張聲勢?揚言將俄羅斯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使出經濟制裁大棒,讓海馬斯火箭炮、AK-47步槍、F-16戰鬥機蓄勢待發……

  說實話,這些無稽之談我已聽了70年。

  我要告訴烏克蘭人:救自己的命,維護自己的主權,捍衛你們的領土,保持中立,不要聽美國人的。我向他們重複了亨利·基辛格的名言:「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讓我再向歐洲重複一遍:「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最後,我要說一說特朗普。特朗普不想輸。這就是為什麼這場戰爭很可能會結束,因為特朗普和普京會同意結束這場戰爭。就算歐洲繼續煽動戰爭,也翻不起風浪。戰爭終將結束,因為特朗普不想背負失敗的沉重包袱。

  當下的談判會拯救烏克蘭,其次是歐洲。最近幾天,你們的股市因談判的「壞消息」而上漲,這在議會上引起了極大恐慌,但這是你能得到的最好消息。

  我試圖聯繫了一些歐洲領導人。我說,不要去基輔,去莫斯科。你們是歐洲,你們有4.5億人口,你們有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你們應該是俄羅斯的主要經貿夥伴。

  如果有人想討論美國是如何炸毀北溪管道的,我很樂意談這件事。特朗普政府本質上是帝國主義的。他認為大國應該主導世界,可以予取予求。特朗普政府自詡比拜登政府強,懂得及時止損。

  世界上有幾個戰區。至少,若歐洲政策得當,烏克蘭危機是可以叫停的。

  歐洲應該有自己的外交政策,而非抓住「恐俄」政策不放。歐洲應該選擇現實的外交政策,這一政策應基於對俄羅斯局勢、歐洲局勢、美國立場的熟稔。這樣歐洲才不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在歐洲領導事務上,請不要讓美國官員越俎代庖,讓歐洲官員做好分內事。請制定歐洲的外交政策。歐洲將與俄羅斯長期共存,所以請歐洲與俄羅斯談判。現今有重大安全問題待談,大肆渲染恐俄情緒對解決安全問題無益,對烏克蘭更是有害。

  最後說一下中國。中國不是敵人。中國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中國的經濟規模比美國大。正因如此,美國將其視為敵人。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9 03: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