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需求增長,中國採購英偉達H20訂單暴增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路透社星期二(2月25日)援引六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由於中國人工智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引發的需求大幅提升,中國企業購買英偉達(Nvidia)H20人工智慧晶元的訂單暴增。這一消息突顯了英偉達的市場領先地位,也有助於消除DeepSeek可能使AI晶元需求下滑的疑慮。
兩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自低成本的DeepSeek上月在全球「出圈」以來,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等公司向英偉達下訂的H20晶元數量皆「顯著增加」。 H20是英偉達因應美國出口管制而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晶元。
這三家科技巨頭除了對先進AI晶元的內部需求之外,也提供雲端計算服務,讓其他公司能取得並使用AI工具。
一名來自中國大型伺服器製造商的知情人士指出,在中國的醫療、教育等領域,也有規模較小的企業採購搭載DeepSeek模型和英偉達H20晶元的AI伺服器。這名人士透露,以往只有財力雄厚的金融與電信公司會採購AI運算系統。
先前已盛傳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正考慮限制對中國銷售H20晶元,這可能是訂單激增的因素之一;不過知情人士指出,真正的推動力來自DeepSeek本身。
路透社指出,DeepSeek的大型語言模型在性能上可與西方系統媲美,但成本大幅降低。其核心優勢在於生成結論的「推理」能力,該技術優化了計算效率,而非單純依賴算力。
新加坡白橡資本公司(White Oak Capital Partners)投資總監邱諾里(Nori Chiou,音譯)表示,DeepSeek剛推出時,許多人誤判市場對算力的需求可能停滯或下降,「實際上,更先進的AI模型正推動AI深入日常生活,推理運算需求從而呈現指數級增長」。
DeepSeek橫空出世后,市場擔憂AI晶元需求下降,AI相關股票一度大跌。自1月24日以來,英偉達股價一度蒸發近五分之一市值,但之後逐漸回升,目前股價與年初相較,跌幅僅約3%。
目前已有多家中國企業宣布將採用DeepSeek的AI模型。騰訊計劃將DeepSeek整合至熱門社交應用微信,長城汽車則已將DeepSeek應用於智能車聯網系統。
儘管DeepSeek的廣泛應用有助於華為等中國晶元製造商在國內市場更具競爭力,但H20晶元仍是中國市場的業界標準。分析師估計,英偉達2024年出貨約 100萬顆H20晶元,創造逾120億美元營收。
H20是英偉達在2023年10月美國最新一輪出口管制令生效后推出的產品,是獲美國政府許可在中國市場合法銷售的主要晶元。自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禁止英偉達出口最先進的晶元至中國,憂心被用於增強中國軍事能力。
彭博:美向日荷施壓 禁向中國提供半導體設備維護
彭博社(Bloomberg)星期一(2月24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計劃進一步加嚴美國半導體的對中出口管制,並施壓主要盟國也提升對中國晶元產業的限制。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表示,美國政府官員近期已和日本與荷蘭官員會晤,討論限制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td.)與荷蘭阿斯麥(ASML)為中國提供維修保養服務。
半導體設備需要定期維護保養,才能持續滿足晶元製造的嚴格要求。美國政府先前已對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科磊(KLA)、運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美國晶元設備公司實施相關的服務限制。
其他知情人士透露,華府已初步討論對特定中國企業實施制裁。特朗普政府官員也有意進一步限制英偉達對中出口的數量和晶元種類,要求在出口前需取得許可證。
華府的整體戰略是阻止中國進一步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防堵其提升AI和軍事能力,而特朗普團隊似乎正延續前任政府的對中科技封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