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希望澤連斯基去巴黎做寓公,預示俄烏衝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一位接近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消息人士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應該『立即』離開烏克蘭並移居法國,免得妨礙和俄羅斯的和談!」這是參考消息援引外媒報道的一段話。
仔細查看參考消息所引信源,系今日俄羅斯電視台2月21日援引美國《紐約郵報》報道。「該報稱,白宮內部對澤連斯基已經失望透頂」。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特朗普政府正通過各種方式,對澤連斯基進行極限施壓,目的是儘快完成俄烏停火。
01
由美俄代表團在沙特利雅得談判時,澤連斯基出現在中東——阿聯酋、土耳其,反正繞著沙特國土轉悠,但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原定的2月19日訪問沙特行程,笑飲就看出,澤連斯基與美國特朗普政府之間已產生嚴重罅隙。
原本澤連斯基或許想在美俄談判期間前往「旁聽」,哪怕在美俄談完以後第一時間於談判現場了解些情況也好。哪知道美國方面無論表面還是私下,都沒給他面子。於是他也就去不成沙特。
這時候,美國媒體竟然吹風稱,特朗普身邊人認為「白宮內部對澤連斯基失望透頂」。這樣的吹風,以及特朗普宣稱澤連斯基任期屆滿卻未經選舉仍在台上屬於「獨裁者」,都能看出,美國方面正通過種種途徑,在「文宣」環節消解澤連斯基作為烏克蘭總統的合法性。
看似俄烏衝突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打仗,可自2022年2月衝突爆發之前,當時的美國拜登政府就在拱火,於2021年10月開始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輸送武器。而如今,特朗普政府不僅僅撤火,還威脅稱,澤連斯基想繼續戰鬥,不妨看看在失去美國援助軍火后能打幾天?
所謂澤連斯基該移居法國的說法,當然表面看是美國希望澤連斯基下野,併流亡海外,但實際上無非美國已不願意將澤連斯基看做俄烏衝突一方的談判代表。如果美國如此做,顯然,早就聲稱不承認澤連斯基為烏克蘭合法總統的俄羅斯方面也不會當他為談判對手。
這顯示了俄烏衝突已經演化到一個新階段。
某種程度上說,澤連斯基該更多考慮自身的人身安全問題了。回想衝突之初,他每每以視頻的方式參加各種國際會議,但就是不親臨現場。很大一個顧慮就是人身安全問題需要得到保障。而隨著俄烏衝突延宕,特別是在獲得拜登政府以及歐洲不少軍事援助以後,澤連斯基一方面帶領烏克蘭方面與俄羅斯打成了一種僵持之態,另一方面自身也更多親自參與各種線下的國際會議。
可見,澤連斯基不是一個不顧自身安危的人。如今,他會單純地聽所謂的特朗普身邊人之語,下野去巴黎做寓公嗎?如果他當真如此做,恐怕會出性命交關之事!
02
央視報道稱,當地時間2月22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表示,特朗普和其團隊專註於繼續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進行談判以結束俄烏衝突。特朗普有信心「本周完成談判」。
比較萊維特所言,與此前一天傳出特朗普身邊人所言,其實有一個小小的不同之處:
按照萊維特的話說,烏克蘭也是談判的參與方;
按照此前一天特朗普身邊人的表述,甚至就是特朗普私下裡直言,則澤連斯基「沒有必要參與」旨在結束烏克蘭危機的談判。
當然,笑飲還觀察到,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希望親自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但會晤前需要做好準備。
如果說美俄雙方談妥,而烏克蘭方面比如澤連斯基仍不願意和談,或者如他自己所說絕不承認「美俄兩方在烏克蘭缺席情況下達成的有關烏克蘭問題的協議」,會怎樣?
美國方面會否對澤連斯基來上一出「不換想法就換人」?也就是說,如萊維特所說,最終的協議確實由美、俄、烏三方來談,只不過代表烏克蘭方面談判的不是澤連斯基。
還是那句話,「白宮還是那個白宮,總統已不是那個總統」。既然美國換了總統,所有有關俄烏問題的政策統統換掉,那麼烏克蘭是否也可以這麼做?
只不過,如果烏克蘭在近期換總統的話,恐怕是「烏克蘭不是那個烏克蘭,總統也不是那個總統」。畢竟,以當下烏克蘭來說,如果舉行總統大選,那麼烏東四州,亦即俄羅斯號稱的「俄羅斯聯邦領土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赫爾松州、扎波羅熱州」,當然還有俄羅斯佔據已超十年的克里米亞,是否還能正常進行烏克蘭總統選舉?如若無法正常進行烏克蘭總統選舉,則總的合法的擁有選舉權者數量是否夠?選出來的「烏克蘭新任總統」是否會被烏克蘭民眾總體接受?是否會引發烏克蘭進一步的內戰與撕裂?
要知道,俄烏衝突之前,烏東四州就有較為長期的內戰,這內戰不以俄軍越境進入烏克蘭而結束,只不過烏東的親俄民兵有了更為強大的幫手,部分部隊愈加「正規化」。
如果選舉結果得不到承認,諸如蘇梅州、哈爾科夫等,是否也會成為內戰爆點?
03
當然,有人會說,烏克蘭哪還有可以折騰之處?
確實,這三年來隨著俄烏衝突之不停歇,烏克蘭國內人口銳減:
一方面,起碼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的人口無法得到基輔當局的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有一些人逃亡海外。
在戰爭資源耗盡,而原本的「支柱」美國突然因為總統換人而改弦更張的情況下,澤連斯基政府遇到了俄烏衝突以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哪怕直至目前,歐洲諸如法國、英國表示仍要支持烏克蘭,但笑飲更看到德國大選之後,恐怕新的變數又將產生。這時候,對於澤連斯基來說,是否已錯過了較好的與俄羅斯言和的機會了呢?那麼,對於烏克蘭這個國家來說呢?還存在言和之機嗎?
想來,還是有的。只不過需要烏克蘭國內的政治精英能夠儘可能團結起來,這難度確實不小。
央視報道,當地時間2月22日,特朗普在美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發表演講時表示,要求從烏克蘭獲得稀土、石油和「任何我們能得到的東西」,以收回投入烏克蘭的資金,「我認為我們非常接近與烏克蘭達成協議」。
不妨看看,這是烏克蘭可以接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