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 阿里做對了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馬雲出席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央視還特意給了他一個鏡頭。很多人在後台問,為什麼馬雲被邀請了,而劉強東沒有被邀請?阿里究竟做對了什麼?
其實,看整個受邀民營企業家的名單就知道,這些大佬的背後,不是製造業,就是人工智慧。其中,製造業企業家特別多,幾乎佔比達到80%以上。顯然,作為全球第一的工業大國,中國的重點鼓勵對象,仍舊是製造業龍頭企業。那阿里憑什麼躋身其中呢?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阿里是一家電商公司。可實際上,阿里早就不只是一家單純的電商公司了。在新的潮頭之上,阿里並沒有被時代所拋棄。馬雲抓住了兩大技術風口:
一是,雲計算。隊長此前就說過,阿里雲位列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微軟雲和亞馬遜雲。而雲呢?恰恰是人工智慧的算力底座。沒有雲計算的底層支持,AI大模型很難取得重大突破。梁文鋒打造的DeepSeek,就得到了阿里雲的算力支持。
當初,馬雲做阿里雲的時候,並不被看好。可如今,阿里雲則成為馬雲手裡的另一張王牌,也是阿里巴巴躋身AI浪潮中的一把神劍。
二是,晶元設計。晶元設計,長期是中國的短板。直到華為海思崛起,中國的5G晶元才首次追上美國高通。可在AI時代,中國不能全靠一個華為,而是需要更多的華為。
2018年時,阿里就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它主要研發的不是手機晶元,而是算力晶元。像「含光800」,就是基於12納米工藝,集成170億顆晶體管,算力峰值高達820 TOPS。雖然在性能上,比不過英偉達,但也是國內算力晶元研發企業中的頭部力量了。
此外,「平頭哥」還研發了「鎮岳510」企業級SSD主控晶元。我們可以看到,阿里主要搞的是基於雲計算的AI算力晶元,包括「倚天710」伺服器晶元、「玄鐵910」物聯網晶元等。
這就讓馬雲打入了尖端技術領域,而不是一個搞網購的。而且,馬雲手裡還有一個王炸級技術:「飛天」操作系統。它是中國第一套自主研發、自主控制的操作系統。平時,我們用的少,但在企業端、數據端,「飛天」操作系統就十分強大了,服務於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目前為止,中國也沒有誕生第二個「飛天」。它具有獨創性的行業地位。
如果只是搞網購,搞支付寶,馬雲頂多就是一個電商巨頭。京東缺,就是缺在了技術層。不管是自建物流體系,還是殺入外賣市場,都是充分發揮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它解決了大量的基層就業,但在硬核技術投入上,京東不如阿里。那阿里呢?放棄了自建物流,員工數量也遠不如京東多,但硬核技術投入,阿里就搶佔了先機。
當技術創新遭遇瓶頸時,我們更需要京東,來把蛋糕分下去,促進社會公平。可當新的技術浪潮撲面而來時,我們就更需要阿里,搶佔先機,推高中國技術的天花板。
馬雲的回歸,也意味著,AI技術的全球化競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白熱化階段。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等高新技術產業,將逐步進入一個臨界點,從而走向超級大爆發。
人工智慧時代,正在不可阻擋地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