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連年喊穩外資 為何仍止不住出走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一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審議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去年以來,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3度觸及穩外資議題,然而,中國2024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仍年減近3成。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10日召開的常務會議,指出外資企業在吸納就業、穩定出口、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穩存量、擴增量。
會議宣稱,要在中國政府採購等工作中做到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拓寬外資企業融資渠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做好外資項目服務保障,在入出境、停居留等方面為外企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等。
這不是中國國務院首次召開「穩外資」相關會議,2024年春節后,中國國務院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把「穩外資」作為當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並部署擴大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去年6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唱過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等政策的老調。
中國政府這兩年頻頻出手「穩外資」,外資卻沒有停下離開中國的腳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在2021年疫情期間,創下逾2成的年成長后就每況愈下。2023年FDI金額約1361億美元,衰減幅度達28%。到了2024年FDI金額只剩千億,年減幅度為26.5%。
北京金融街一座辦公樓上飄揚的中國國旗 (Florence Lo/路透社)
李強無法改變習近平政策方針
「李強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止於『口號』,因為他並不能決定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整個大政方針的改變。中國必須縮減政府的收入,讓利給民間。也就是80年代改革所謂的『放權讓利』。只有『放水養魚』,民間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現在沒人考慮這個問題,習近平在位好像也沒有決心解決,」時事評論人士鄭旭光表示。
關稅加上內卷 加速外資出走
「大家都清楚這是宣示性質,大於實質效果。」來自中國的南昌台商協會榮譽會長王恩國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去年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2025年的經濟定調為外部遇到嚴峻挑戰、內部需求不振等,就能看出2025年是中國艱困的一年。在美國出手加征關稅之際,中國要靠內需拉動還是很吃力,只能寄望「穩外資」。一方面希望外資不要大量出走,一方面還期待能吸引外資來中國投資,但是,效果都不大。
「因為中國根本的問題沒解決。在中國生產以出口為導向的外資企業,關稅就是最大的考慮重點。現在看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並沒有鬆手的意思。」王恩國繼續說道,「出口型的外資當然會考慮,另覓一個能降低關稅或降低生產成本的地方;此外,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的外資企業,面臨中國本土企業的削價競爭內卷嚴重,在無利可圖情況下,還是得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