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要變更美了,但對非歐盟遊客也要更貴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1月28日宣布了一項龐大的計劃:法國將對文化旗艦、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盧浮宮進行改造,以適應大眾參觀,計劃在2031年前建立一個新的入口,並將蒙娜麗莎移至專門的空間,此後人們若想觀瞻這一世界名畫,需要購買特殊的門票,從特殊的入口進入展室。「盧浮宮復興」計劃是「拯救法國遺產」使命的第二部分,其第一部分是巴黎聖母院的重建。
馬克龍提出的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名為「盧浮宮復興」。他在蒙娜麗莎肖像畫前做了演講,這不僅致敬了16世紀初的文藝復興時期,更是向他的政治生涯致敬。馬克龍此前將自己的政黨命名為「復興」黨。而在2017年,盧浮宮更是充滿了馬克龍勝利的回憶:那年的總統大選之夜,他在玻璃金字塔前舉行慶祝自己勝利的儀式。
馬克龍表示,「盧浮宮復興」項目「規模巨大」。據他的隨行人員介紹,預計十年內,該計劃的成本約為7億至8億歐元,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將由國家資助。面對法新社的質詢,法國總工會和法國文化部表示「不可思議」,因為相關的工程「內部估價為10億歐元」。
盧浮宮博物館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斯不久前對盧浮宮這一歷史名物的狀態發出嚴正警告。她在1月13日致文化部長拉奇達·達蒂的一封信中列舉了許多問題,例如博物館當中頻繁出現故障,「技術設備退化、過時、令人擔憂的溫度變化危及作品的保存狀態、漏水,等等。文化部長達蒂也承認,「盧浮宮就像巴黎聖母院一樣,是我們的文化遺產」,但它的「參觀條件和工作條件與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這個地位不相符」。盧浮宮博物館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斯因此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撥款5億歐元,用於翻修該建築。但這一申請遭到了政府的拒絕。目前法國政府面臨從各方面節省開支的困境,文化領域同樣不能例外。政府發言人索菲·普力馬斯強調,法國政府每年為盧浮宮出資1億歐元,而讓盧浮宮適應日益增長的遊客數量,這個問題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
在此背景下,法國將從2026年起,對歐盟以外的遊客實施更加昂貴的門票,票價將從22歐元提高到30歐元,以便讓「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更好地利用起自有的資源」。這一決定得到了馬克龍的批准,但遭到了工會的批評,他們稱「此舉是歧視性的」。不過,文化部長指出,與「同等的大型博物館」相比,盧浮宮的門票售價「明顯處於較低的水平」。
盧浮宮於1793年8月10日開館,其入口處的金字塔於1988年落成,宏偉的入口是應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意願而建,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但其入口被認為「在結構方面已經過時」,因為該入口原本的設計目標是每年接待400萬遊客。而到2024年,盧浮宮迎來近900萬遊客,其中80%是外國人。在新冠大流行危機之前,盧浮宮博物館的遊客年度人數已達1000萬。馬克龍指出,在翻新工程結束之後,盧浮宮必須設定新的業績標準:每年吸引1200萬名遊客。
因此,「盧浮宮復興計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涉及「在原有城堡的東立面,在佩羅柱廊處,創建一個新的大型入口」。總統馬克龍確認,將「最遲在2031年」舉辦落成典禮,為此將組織涉及項目競賽。這將涉及重新設計與其接壤的廣場。巴黎市政廳已宣布對此進行考慮,同時還將在盧浮宮的方形庭院下創建新的展覽室。
除了入口將進行重大變革,盧浮宮還將規劃出一個新的「特殊空間」來安放「蒙娜麗莎」。她將「獨立於博物館的其他部分,擁有完全獨立的入口,以及完全獨立於博物館其他區域的入場券。進行這一改革的原因是,每天都有兩萬名遊客來欣賞「蒙娜麗莎」,許多遊客都只能遠遠地瞥見她,卻因太過擁擠而失望離開。遊客們的熱情也常常擾亂周邊區域的遊覽環境,首先遭受干擾的,就是掛在同一個房間里的委羅內塞的畫作《迦拿的婚禮》。
安放「蒙娜麗莎」的這部分工程將耗資約4億歐元,具體取決於所選項目,資金將全部來自博物館的自有資源。這要歸功於阿布扎比博物館使用盧浮宮品牌所獲得的資金,以及來自尤其是美國的贊助。
此外,「盧浮宮復興計劃」還準備在不關閉博物館的情況下,使其更加符合安全和環境標準,同時提高博物館的舒適度和作品保護質量。該項目預計持續十年左右,耗資也在3億至4億歐元之間。這項工作將包括更換陳舊的技術設備、安裝新的標識、改造破舊的空間以及處理漏水和等問題。馬克龍表示,從長遠來看,文化藝術是法國要向世界傳遞的信息之一,「這是一場政治鬥爭」,是法國「國家生活的新階段」,服務於「藝術」,服務於「歷史」。巴黎市長安·伊達爾戈對這些聲明表示歡迎,稱「這將有助於提高法國文化瑰寶之一盧浮宮的遊客接待水平」。她還回顧了巴黎市政府的承諾,即「在初步階段后,重新考慮改善盧浮宮周邊環境,從而減少里沃利街的汽車交通」。
法國政府將為在2025年實施的初步研究撥款一千萬歐元。但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面臨著雙重陷阱:首先,在他的陣營在立法選舉中失敗后,他已不再能像過去七年那樣順利地向政府發號施令了。此外,法國的公共財政狀況非常糟糕,使得國家難以對大規模投資進行前瞻。
法國政府發言人索菲·普里馬斯曾在電視台TF1上發出預警,稱:「在我們制定預算來控制公共支出的時候,增加5億的資金,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文化部長拉奇達·達蒂的設想得到了認可:即從2026年1月1日起,對非歐盟國家國籍的外國人實行更昂貴的入場券。如果入場費定為30歐元,那麼這種差異化定價每年可以帶來額外的2000萬歐元收入。如果每年遊客人數達到1200萬人次,那就可以達到總統所追求的目標。尤其是在現階段預算緊張的時期,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表示,他希望將這種差異化的門票定價應用於「其他博物館或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