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確是有致命風險的,但是大家不用太恐慌

京港台:2025-2-3 16:15| 來源:基本常識 | 我來說幾句

流感的確是有致命風險的,但是大家不用太恐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驚聞大S徐熙媛女士不幸去世,哀悼的同時再次慨嘆人生無常。

  

  據媒體報道,大S是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在旅行期間猝然離世。近期中國多地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較為多發,明星因流感離世的消息難免引發廣泛擔憂。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夠給大家帶去一些安慰。

  第一,流感會致命不代表流感容易致命

  我們分析一個問題時,既需要定性也需要定量。

  流感作為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在少數極端情況下的確是有可能致命的。同時,因為流感的傳播力很強,全球每年感染人數以十億計,因流感去世的總人數則在數十萬的量級。

  粗略估算,感染流感的病死率在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間,在眾多傳染性疾病中算是相對較低的。

  當然,對於個體來說,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病死率仍然是需要嚴肅對待的事情。但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流感的威脅指數其實並不是平均分佈的。

  對於有慢性基礎疾病、高齡、過度肥胖、酗酒等群體來說,流感的重症與死亡威脅會數倍甚至數十倍升高。

  而對於身體健康的青壯年群體來說,流感的致命概率會低至十萬分之一以下,幾乎可以認為「沒有」。完全沒必要因此恐慌或過度反應。

  總體來說,流感是一種病程7天左右的自限性疾病,重在預防與科學應對,並不是一種高危疾病。

  第二,流感引發肺炎不是咳出來的,也不是拖出來的

  民間常見的說法,認為流感(或感冒)后不及時治療會拖成重症肺炎,不及時止咳會咳出肺炎,這都是典型的誤解。

  實際上,流感本身存在一定的概率引發肺炎等重症情況,這種概率和實際感染的毒株有關,和患者自身免疫情況、感染病毒的部位和初始病毒量也有關。基本上感染之後除了遵醫囑服用抗病毒特效藥之外,能降低肺炎風險的手段非常有限。

  反而格外需要警惕的是因為擔心肺炎而胡亂治療、過度治療。常見的錯誤做法包括服用各類傳統藥物、自行服用抗生素、擅自加大服藥劑量、給高燒患者捂汗等,這些錯誤做法不僅對改善病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帶來額外風險,嚴重的甚至會致命。切記不要因為焦慮就亂來!

  第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真正有用的

  對於降低流感重症風險,可以給到大家的可靠建議主要是下面幾點:

  1.每年秋季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可以降低感染幾率,降低重症風險。

  2.避免吸煙和酗酒,吸煙會顯著傷害呼吸道免疫屏障,讓人更容易感染病毒,也讓感染的風險更高,而酗酒會明確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風險,使得流感重症后的死亡風險大幅提高。

  3.感染流感后充分休息,充足飲水,發燒不舒服時可以自行服用非處方的退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有必要時到可靠的醫療機構就醫(記得跟醫生說退掉中成藥)。

  4.慢性病、高齡等高危群體感染流感后,要格外注意監測呼吸功能、心跳頻率、血氧飽和度等關鍵指標,提前準備好就醫的車輛、輪椅等,發現危險信號及時送醫住院。

  願逝者安息,生者健康。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07: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