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以不同方式歡慶農曆新年「蛇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星期三(1月29日),亞洲億萬民眾歡慶農曆新年,告別龍年,迎來蛇年。
中國民眾享有連續八天的春節假期,可以圍爐聚餐、觀看傳統表演、燃放鞭炮和煙花。中國各地的火車站和機場已經連續數周人潮洶湧,人們迫切返鄉與親人團聚。
中國春運今年曆時40天,預計各類交通工具的跨省客運量將達90億人次。新華社報道,今年春運期間鐵路和航空出行預計將「創下歷史新高」。
東亞和東南亞的許多地區,包括韓國、台灣、新加坡、越南和泰國,大街小巷、購物中心、辦公室和家庭都掛滿了慶祝農曆新年的紅色春聯,人們相信這可以驅除邪惡。
在韓國,民眾本周返回鄉下探親。在首爾主要火車站,乘客們攜帶著用彩布包裹的禮物和行李準備離開首都。然而,大雪導致全國的火車、飛機和公交車時刻表被打亂。
當地媒體發布的圖像顯示,由於強風和持續降雪,韓國主要高速公路上許多車輛被大雪覆蓋,動彈不得。交通部門星期二警告,從首爾開車到釜山可能需要七個多小時,而通常只需四個小時左右。
星期三上午,台灣所有不同年齡層的人群都湧向各地寺廟,紛紛獻上水果、甜食、餅乾和堅果,進行祝禱。
「我們的傳統是去廟裡祈福,希望今年運勢更好,」36歲的陳靜媛(Chen Jing-yuan,音譯)與母親在台北龍山寺祈願時,對法新社說道。「沒有必要祈求任何具體的事情,只是希望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祈求一切都順利。」
2025年是中國十二生肖的蛇年,亞洲各國以多種不同方式慶祝新年,並可能遵循不同的十二生肖。台灣的白蛇廟今年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祭拜。印度尼西亞則以龍偶戲和鼓樂表演來慶祝。
在中國文化中,蛇既令人畏懼又崇敬。一方面,毒蛇與黑暗有關。但在中國神話中,蛇也被稱為「小龍」,象徵著好運、重生、再生、以及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也與龜和鶴一起被歸為長壽的象徵。
中國等地的商家都製作了蛇燈籠、蛇毛絨玩具等產品,這些產品的蛇有圓溜溜的眼睛和傻傻的笑容,看起來可愛討人喜歡,不會嚇跑年輕人。
亞洲各地祖先敬拜也很常見。越南人烹煮傳統菜肴,並將它們放在家庭神龕前,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許多韓國家庭通過一種稱為「Charye」的祭祖儀式向他們的祖先表示敬意,即女性準備食物、男性在祖先牌位前將食物供上,子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儀式最後一步「eumbok」,全家人一起享用食物,祈求祖先賜福來年。
美國各地的亞裔美國人社區成員也在農曆新年期間組織遊行、嘉年華和慶祝活動,包括舞獅和舞龍、煙花、傳統美食和文化表演。
一些美洲原住民也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慶祝農曆新年,其中包括墨西哥普雷佩查(Purepecha)原住民族成員。
不過,也有許多人選擇出國度假。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運營商表示,預計1月24日至2月2日期間將有超過210萬名乘客從該機場赴海外出行。「預計這將是該機場自2001年開通以來,農曆新年假期期間日均乘客人數最高的一次。」
慶祝活動甚至延伸到太空。中國宇航員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星期二從天宮空間站發來新年祝福。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三人身著帶有傳統紅雲圖案的藍色連體衣「祥雲服」,手裡拿著兩張印有漢字「福」的剪紙。「在新的一年裡,願你美夢成真!」王浩澤在頭頂上方雙手比心說道。
(本文依據了法新社和美聯社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