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收到風聲,中國在為國家緊急事態做準備

京港台:2025-1-26 07:58| 來源:禾禾愛旅行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港媒收到風聲,中國在為國家緊急事態做準備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你有沒有想過,當災難來臨的那一刻,一個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不是食物,不是水,而是一個能夠呼救的機會 。

  近日,港媒曝出一個勁爆消息:中國正在悄然打造一張覆蓋天空、陸地、海洋甚至太空的"超級通信網路",預計2027年建成。

  讓我們先回到2024年1月7日,西藏定日縣發生地震那一天。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成為推動中國通信體系革新的重要契機。

  你可能會說,這次救援不是進行得很順利嗎?解放軍、武警火速馳援,24小時內基本完成人員救治,創造了救災奇迹。沒錯,但現實遠比表面看到的要複雜得多 。

  在救援過程中,救援隊不得不動用大量通信無人機和移動基站車,就是為了解決一個最基礎的問題:通信保障。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暴露出我們面臨的尷尬困境。

  

  

  想象一下:無人機電池耗盡需要返航,移動基站車等不到道路搶通就無法前進,這些都會造成通信中斷。在極端情況下,災區可能會變成一座"信息孤島"。

  說到"信息孤島",就不得不提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茂縣。當時,整個縣城與外界完全失聯,情況危急到什麼程度?解放軍不得不派出15名空降兵,在完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跳傘進入災區。這15位勇士的壯舉,至今讓人動容。

  但是,科技的進步不應該再讓英雄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打開通信之門 。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要建設這張新型通信網路。它不僅僅是一張普通的通信網,而是一個真正的"天基神經網路"。這個系統將具備什麼能力?

  首先,它能在極端環境下保持穩定運行。不管是地震、颱風還是其他自然災害,這張網路都能像人體的神經系統一樣,持續傳遞重要信息。

  其次,這是一張"智能網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各個救援單位之間可以直接交流協調,不再需要層層上報再層層下達。這就像把原來的"樹狀"結構,升級成了更高效的"網狀"結構。

  

  這種變革的意義,遠不止於救災 。

  一些西方媒體已經嗅到了這項技術的軍事價值。確實,這套系統同樣可以應用于軍事領域。想象一下,前線指揮官能夠通過士兵攜帶的設備,實時掌握戰場態勢,就像玩電子遊戲一樣清晰直觀。

  有意思的是,這個系統計劃在2027年完工。這個時間點不禁讓人聯想到美方一直炒作的"2027台海論"。

  

  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項技術的發展,體現了中國在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從當年不得不派空降兵跳傘探查災情,到今天正在打造的天基網路,

  這是一個泱泱大國負責任的態度,更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底氣 。

  對老百姓來說,這意味著更安全的保障。災難來臨時,不會再有"失聯"的恐懼。對國家來說,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當一個國傢具備了強大的通信能力,就等於掌握了面對各種挑戰的主動權。

  放眼全球,能夠建設如此龐大系統的國家屈指可數。而中國,正在一步一步把這個宏偉的目標變為現實。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8 21: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