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特朗普「回家」首日,復仇拜登,瘋狂退群

京港台:2025-1-21 19:32|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陸媒:特朗普「回家」首日,復仇拜登,瘋狂退群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歡迎回家。」當地時間1月20日上午,在白宮北門廊下,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對第45任總統特朗普說。稍後,他們一同前往國會大廈,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第47任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他的第一句話是:「美國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特朗普2.0」時代的第一天,「回家」是明顯的主題。宣誓時,特朗普使用了8年前開啟第一個任期時使用的那兩本《聖經》;夫人梅拉尼婭穿著的禮服,和8年前的就職舞會禮服來自同一位設計師的手筆。白宮的裝飾也完全回到2017年。白宮網站上,在特朗普手指向遠方的巨幅照片下,寫著一行大字:「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

  不過,和8年前相比,特朗普顯得更加得體,也更加自信。他用比8年前長出一倍的就職演說,以及約40項總統行政令,將拜登4年前推翻的「特朗普1.0」政令幾乎全數改回,並在移民和「深層政府」等問題上毫不猶豫地開啟「戰爭」。

  從言辭到政令,特朗普更加老練、成熟,但其核心觀念和8年前比並無本質改變。卡耐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白宮高級官員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特朗普依然試圖尋找一些可能並不存在的「複雜問題的簡單答案」。他在4年前離開白宮時未盡的雄心壯志能否實現,尚未可知,但世界可能都將為特朗普的各種「追求」付出代價。

  「短暫和諧」

  1月20日的就職典禮活動是從緊張氛圍中的「短暫和諧」開始的。

  當天清晨,在毫無預兆且沒有事先通知當事人的情況下,拜登赦免了對2021年「國會山騷亂」進行調查的國會議員及證人,以及屢遭特朗普攻擊的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和白宮前首席醫療顧問福奇。特朗普的副幕僚長布多維奇隨即抨擊稱,這是「美國歷史上對司法系統的最大攻擊」。

  雖然雙方陣營對罵到了拜登任期的最後一天,但當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到達白宮時,他們得到了拜登夫婦的熱情迎接。四年前,特朗普拒絕根據慣例,邀請當選總統拜登在就職前訪問白宮;四年後的今天,拜登卻為特朗普準備了茶敘。拜登的幕僚說,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統認為,尊重傳統「很重要」。

  隨後,二人共同乘坐凱迪拉克防彈車前往國會大廈。在車門前,拜登稍有遲疑,似乎上車有些困難。特朗普則伸出手,幫助82歲的老對手最後一次登上總統座駕。

  在沿途時而響起的歡呼聲中,兩人共同來到國會大廈。零下20度的極寒里,華盛頓街頭聚集的人群並不算很多。美國歷史上,這是1985年以來最冷的一個就職典禮日。1841年,哈里森總統在就職典禮的寒風中感冒,引發肺炎,一個月後去世。因此,特朗普有充分的理由,像1985年裡根就職總統時那樣,將典禮轉移到國會大廈的室內圓廳中進行。

  這也意味著,只有800人能在現場觀禮,其他來賓只能在體育場中觀看直播。事實上,這已經比四年前拜登的就職典禮更熱鬧。當時,受疫情困擾,就職現場只有1000名來賓,空蕩蕩的國家廣場被旗幟填滿,沒有百萬人大遊行,也沒有慶祝舞會。

  縮小的就職典禮現場,讓特朗普和拜登之間的和諧體面多保持了一段時間。當歷屆民主黨總統以及小布希、彭斯等「反特朗普」的共和黨建制派人物進入會場時,場內的兩黨人物都起立鼓掌歡迎;但在觀看直播的國會一號體育場,大屏幕外噓聲罵聲瞬間響成一片。

  繼11天前共同參加前總統卡特的葬禮后,所有在世美國總統再次聚到了一起。不過,奧巴馬夫人米歇爾自卡特葬禮后再次因「個人選擇」缺席重大活動。拒絕出席的還有眾議院前民主黨籍議長佩洛西,以及少數民主黨眾議員。「我不為強姦犯喝彩,所以我不會去。」眾議員科爾特斯在社交媒體上說。

  但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兩黨少有的和諧時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作為國會就職典禮聯合委員會的成員忙前忙后,民主黨籍的紐約市長亞當斯也放棄紀念馬丁·路德·金日的行程出席就職典禮。

  國會一號體育場則聚集了數以千計的特朗普支持者,「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縮寫)帽子和衣服組成了紅色的海洋。在國會大廈內的典禮現場,第47任副總統萬斯等共和黨人,只是以紅色領帶表明自己的身份。萬斯的夫人身著粉色禮服,抱著披著紅色披肩的女兒,一同參加了副總統宣誓。

  特朗普本人沒有選擇標準的純紅色領帶。宣誓就職的全程,他顯得莊重得體,沒有出格的舉動。宣誓后,特朗普和家人們及萬斯夫婦握手慶祝,他的小兒子巴倫則特意繞到父親身後,和拜登、哈里斯握手點頭致意。

  然而,形勢在特朗普發表「戰鬥宣言」般的就職演說后急轉直下。2017年首次就任總統時,他的就職演說只有1433個詞,是21世紀以來最短的一篇。但這一次,他用2800多個詞,接近半個小時的時長,一條條詳細重複了自己的競選綱領。

  從重申「美國第一」、復興能源產業和傳統工業,到將墨西哥灣更名「美國灣」、將美國國旗插到火星上,再到誓言自己要成為「和平締造者」、「奪回」巴拿馬運河,除了沒有提到吞併加拿大,特朗普事無巨細,一條都不想落下。

  特朗普也不忘抨擊上屆政府,稱拜登「無法管理國內的簡單危機,同時國外卻不斷遭遇災難性事件」,還「惡意、暴力、不公正」地將司法部等聯邦機構武器化。

  8年前初到華盛頓時,特朗普甚至未曾在美國首都過夜;除了伊萬卡等親人,他身邊也沒有得力可靠的助手。如今,華盛頓已經是他的主場,演說不斷被台上台下的起立鼓掌和喝彩聲所打斷。

  拜登始終坐著,不為所動。只有在特朗普提到加沙停火、「人質回家」時,拜登和哈里斯相視一笑,站起鼓掌。其餘時候,拜登有時扶額,有時側著頭笑看特朗普談「常識革命」,有時也和身旁的哈里斯一樣皺皺眉頭。

  就在特朗普開始宣誓前的一刻,已經抵達國會大廈的拜登,在自己任期的最後幾分鐘內,赦免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這成為現場最大的意外。美國各大電視台不得不切出現場的發言聲音,來播報這一突發新聞。在此之前,拜登已經以「父親的名義」赦免了兒子亨特。

  表情嚴肅的還有特朗普身側第二排座席上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特朗普在演說中強調:「我們將撤銷電動汽車強制令,拯救我們的汽車行業,並履行我對偉大的美國汽車工人的神聖承諾。」他一再表示,這些工人的選票「對我們幫助很大」。

  「他(特朗普)需要取悅的是那些在鐵鏽地帶被拋棄的工人。」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馬斯克難以在支持電動汽車的問題上說服特朗普。他們兩人都「意志堅定但善變」,很難說目前的密切關係能維持多久。

  表面上看,就職典禮非常重視商界大亨,馬斯克、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等和新內閣的提名人選並排就座,飽受共和黨人抨擊的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的位置,就在伊萬卡的身後。TikTok 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亦出現在現場。

  然而,特朗普對「我們國家最富有和最有權勢的一些人」似乎好感有限。他戲謔地提起加州大火燒毀了富人的豪宅:「其中一些人現在就坐在這裡。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了。」「這很有趣(That』s interesting)。」他說,「但我們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就職典禮的目的是確定一個新的基調,但比其他任何政治活動事件都更具總統個人色彩。」一位曾多次參與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策劃工作的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顯然,雖然特朗普團隊事前對媒體稱,這次就職典禮會強調團結而不是紛爭;但特朗普用實際言行證明:他將掀起一場指向明確的「革命」。有美國媒體評論道,一些人試圖出現在典禮現場以向新總統「示好」,但他們的命運不會因此而改變。

  「五分鐘」風暴

  在特朗普於國會大廈激情發表演說時,搬家卡車停到了白宮附近。100多名工作人員用了5個小時,將拜登一家過去四年的居住痕迹完全掃除。里根時代掛在白宮的地毯回到了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第7任總統傑克遜的肖像也被放回,取代了拜登懸掛的羅斯福。

  一切都和8年前的安排一樣,也和8年前一樣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傑克遜最知名的「政績」之一,是簽署了將美洲原住民從其土地上驅逐出去的立法。秉承這一民粹主義觀念,這次他首先選擇向移民開刀。

  結束就職演說后,特朗普來到國會一號體育場。歡呼聲中,一把椅子、一張桌子早就在舞台一側放好。特朗普首先按照承諾,「在五分鐘內」廢止了拜登時代簽署的70多項總統行政令。緊接著,他開始簽署「特朗普2.0」的第一批行政令。美國媒體稱,特朗普團隊的顧問曾建議新總統用一周時間陸續落實新政,但特朗普不願意等那麼久。

  大多數行政令和就職演說的內容一一呼應。首先是解決「移民危機」:30天後終止「出生公民權」,新生兒若父母非美國永居,則不能因在美出生而自動取得美國籍;自1月27日起暫停難民接納安置;宣布美國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部署武裝部隊完成邊境牆修建等工作。

  一些民權組織已就此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有律師指出,關於終結「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可能使一些兒童在法律上或實際上成為無國籍人士。

  總統行政令的效力等同於法律,但總統不能造法,所以行政令必須符合憲法或聯邦法律的條文規定。這是一個界限極為模糊的標準,需要由聯邦法院確定總統行政令是否「合法」。這可能意味著曠日持久的訴訟,自由派法官可能會出具暫停行政令執行的裁決。但在共和黨控制兩院的背景下,國會亦可通過法案,用另一種形式將特朗普的競選綱領法律化。

  其次是向華盛頓的「深層政府」官僚體系開戰:凍結大部分聯邦招聘計劃,削弱對聯邦僱員的解僱保護,以確保「讓愛國者進入政府服務」;終結聯邦僱員的居家辦公;指示司法部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對拜登政府「審查言論自由」和「執法機構武器化」問題展開調查;將美國數字服務局更名為政府效率服務局,要求各聯邦機構組建政府效率團隊。特朗普還赦免了2021年「國會山騷亂」后被指控的暴力襲擊參與者,覆蓋約1500人。

  其他行政令還涉及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和《巴黎協定》;撤銷電動車優惠政策;暫停審批風電或發放貸款;擴產油氣,開發阿拉斯加自然資源;暫緩執行「TikTok不賣就禁」法案75天。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並未在就職第一天對關稅問題做出太多決定。他宣布將從2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但對於「對華60%關稅」和對全球商品的普遍性關稅問題,特朗普表示仍在考慮中。

  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特朗普一直以來的意圖是:要麼打「貿易戰」,要麼就為貿易談判創造條件。當他提出一個目標,他會在就職後向宣稱的目標邁進,但也會考慮實施的後果及能否對美國經濟因此遭到的損害做出「甩鍋」性的解釋。

  「特朗普必須找到方法來刺激美國的經濟。他所持的放鬆管制立場,能推動經濟發展,解決住房短缺、失業率高等問題。但他目前的議程也包括反對移民、提高關稅,這其實與放鬆管制的理念相悖。所以,特朗普到底會採取怎樣的經濟措施,還有待檢驗。」包道格說。

  特朗普「食言」的,還有「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其團隊已經將解決問題的期限拉長到數月甚至更久。不過,20日晚間,特朗普對媒體表示,談判進程「已經在進行中」,他也計劃儘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就在特朗普簽署第一批行政令之際,美國參議院以99:0迅速通過了國務卿盧比奧的提名,擔任了14年參議員、被兩黨同僚眾口一詞地認為「非常稱職」的盧比奧,也成為新政府首位提名得到通過的高級官員。他將於21日上午宣誓就職。

  盧比奧隨即表示,推動俄烏停火依然是特朗普的首要任務,談判「幾乎會立即開始。事實上,其中一些(接觸)已經開始了」。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但指出目前基礎工作尚未完成,無法設定停火時間表,但他確信俄烏雙方都「必須做出一些讓步」。

  20日晚間的就職舞會上,特朗普還和駐韓美軍開起玩笑:「金正恩怎麼樣了?」

  結束最初的忙碌后,特朗普將在24日訪問加州,視察已造成27人遇難的毀滅性山火。這將成為他在民主黨「鐵票倉」抨擊拜登政府執政不力的一次重大機會。卸任總統的拜登則將回到家鄉特拉華州。他能否如自己所計劃的那樣「安度晚年」,取決於特朗普的後續政策走向。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11: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