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中邊界爭端雖達成協議但仍難以解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這個星期,印度陸軍總司令烏彭德拉·德維韋迪(Upendra Dwivedi)將軍宣布,該國在這個冬季「不期待任何裁軍」。他還透露,印度和中國仍處於「一定程度的對峙」中,並稱邊境局勢「穩定但敏感」。儘管印度和中國去年10月達成了邊界協議,但分析人士認為,缺乏信任和戰略目標的不同將使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變得極其困難。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名的國務卿人選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參議員星期三(1月15日)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誓言要繼續與中國展開地緣政治競爭,稱中國為「最強大、最危險、與我們能力近乎相當的對手」。對於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夥伴印度來說,北京的威脅卻近在咫尺。
邊境僵局
中印雙方在未解決的邊界上的分歧一直是兩國之間緊張局勢的根源,導致了1962 年的戰爭以及過去六十年的有限衝突。
印度政府稱,2020年6月,中印邊境現狀被改變,當時中國在多個地點越界,導致喜馬拉雅山加勒萬河谷發生暴力衝突。20名印度士兵和至少4名中國士兵喪生。這是45年來中印邊界首次出現人員死亡的情況。
結果,雙方部署了數千名配備重型武器的士兵,加固他們的陣地。雙方陷入了四年多的緊張對峙。
「局勢相當穩定,但不正常」
去年10月21日,印度和中國同意在2100英里長的邊境沿線的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德普桑和德姆喬克這兩個地點脫離接觸。
該協議是兩國之間四年緊張談判的結果。雙方在所有摩擦點完成了脫離接觸的程序。
2014年至2016年擔任印度駐華大使的阿肖克·坎塔(Ashok Kantha)重申了印度陸軍總司令的說法,並稱「這不是正常情況」。他曾參與跟北京的邊界談判。
「由於脫離接觸,已經恢復了一點點的穩定,雙方在巡邏活動中也更加謹慎。但還沒有恢復正常,所以局勢仍然相對穩定,但不正常,「他在新德里告訴美國之音。
去年 10 月簽署邊界協議幾天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兩位領導人都強調了邊境地區和平的重要性,並誓言要為雙邊關係帶來穩定。
隨後,兩國在去年12月舉行了五年來的首次邊界爭端特別代表會議。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Ajit Doval)前往北京會見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他們強調了「有效邊境管理」的重要性,同時探討了「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方有關這次會議的會談紀要集中在貿易、跨境交流以及人文聯繫等領域恢復關係。
缺乏信任導致邊境問題的解決充滿不確定性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邊界問題仍將是整體關係的中心議題,而由於相互不信任,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充滿了不確定性。
美國和平研究所南亞高級顧問丹尼爾·馬基(Daniel S. Markey)認為,目前關係的解凍並不意味著「雙方已經重新獲得了對彼此更深的信任」,而且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另一方充滿戒備」。
新德里希夫納達爾大學副教授賈賓·托馬斯·雅各布(Jabin Thomas Jacob)博士認為,「印度對中國的意圖高度不信任」。
「雖然中國以前也簽署了雙邊協議,但他們或遲或早忽視或違反了這些協議,」他告訴美國之音。
北京則一再指責印度在宣稱對爭議領土擁有主權的同時違反雙邊達成的共識。
印度的三步戰略
兩國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簽署了一系列協議,承諾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
在與中方的對話中,印度政府把解決邊境問題的重點放在三步的戰略上:脫離接觸、緩和局勢和消除誘因。
脫離接觸是指在恢復邊界巡邏的情況下使士兵後撤;緩和局勢涉及把士兵從摩擦點撤走;接下來是消除誘因,即雙方就部隊和武器的部署達成一致,或者可以共同決定完全撤走士兵。
目前,僅在少數地點實現了脫離接觸。在其他地區已經建立了緩衝區,作為一項臨時性的措施。
前印度駐華大使坎塔認為,這些緩衝區「落在我們實際控制權的一邊」,並且「相當於改變了現狀」。
希夫納達爾大學的雅各布對此表示同意。
「在其他一些地點的對峙只是通過沒有巡邏的緩衝區模式而得到暫時的解決。這對印度來說不能是一個永久的狀況,因為這意味著中國通過不良行為實現了他們的目標,」 他補充道。
美國和平研究所的馬基強調,雖然印度經常使用上述三步模式,但中國似乎「「不那麼拘泥於此」。
「北京可能對邊境新常態有一套不同的偏好,而且在我看來,尤其不太可能接受印度關於消除誘因的規定,」他補充說。
中國的戰略盤算
坎塔大使認為,立場的差異源於北京建立其「主導周邊地區」的戰略願景與印度確保亞洲和世界多極化的立場背道而馳。
他說:「中國充其量把印度視為一個地區大國。它不願意讓印度扮演任何特殊角色。早些時候,他們相當顧及我們的敏感之處。現在已經不再是這樣了。」
他補充說,印度與美國日益增長的關係也讓北京感到不悅。
「中國越來越多地通過與美國的戰略競爭的稜鏡來看待與印度的關係。」
馬基認為,中國在印度邊境所採取的灰色地帶活動「與其對包括在南中國海和印太海洋領域在內的該地區更廣泛的做法一致」。
他預測,中國今後不太可能改變方向。
「北京的領導層仍然認為在邊境沿線對印度保持壓力具有一定的戰略和政治價值,」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