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被逮捕 內亂罪若成立最高判死刑

京港台:2025-1-16 13:36| 來源:南方都市報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韓國總統尹錫悅被逮捕 內亂罪若成立最高判死刑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月15日,警察在位於韓國首爾的總統官邸附近維持秩序。 新華社發

  

  1月15日,韓國京畿道果川市,尹錫悅抵達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 IC供圖

  韓國戒嚴風波發生43天後,被國會停職的總統尹錫悅1月15日被捕,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一個被逮捕的現任總統。調查人員當天對尹錫悅發起第二次逮捕行動。首次行動因總統警衛處強烈抵抗等因素失敗。但總統警衛處這次近乎放棄抵抗。

  媒體鏡頭拍攝到尹錫悅抵達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下車的畫面。接下來,尹錫悅將在公調處的錄像調查室內接受調查,他將面對一份超過200頁的調查問卷。

  公開資料顯示,公調處需要在逮捕尹錫悅后的48小時內申請拘留令,從而將拘留時限延長至最高20天。有韓國問題研究專家向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過去他一直『以拖代辯』,這次可能也有預判情勢不利。內亂罪最高可判死刑,但尹錫悅仍有辯解的空間。」

  沒有抵抗

  保護尹錫悅的總統警衛處「群龍無首」  

  當地時間1月15日凌晨,韓國公調處和警方人員抵達總統官邸,再次執行對尹錫悅的逮捕令。據悉,當天有1200餘名警察和40餘名公調處調查人員參與執行對尹錫悅的逮捕令。

  與第一次執行逮捕令時的艱難情況不同,此次調查人員較為順利地突破三道防線,進入總統官邸。在當天上午公調處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發言人稱「總統警衛處沒有人員主動阻攔逮捕令執行,今天幾乎沒有發生肢體衝突」。

  這與14日總統安全部門的發言似乎有所相悖,當時的聲明指出:「未經事先批准強行進入總統官邸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總統安全部門)將按照現有的安保服務手冊及相關法律規定應對逮捕令的非法執行。」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總統警衛處實際上拒絕配合公調處和警方重新執行逮捕令。

  吉林大學「匡亞明學者」、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王生向南都記者指出,近日,總統警衛處處長朴鍾俊到案接受調查並辭職,實際上警衛處的執行人員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中,「今天的逮捕較為順利或許與此有關」。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也告訴南都記者,從公調處之前的準備來看,「他們表露出了好像這次逮捕就是最後一次的決心,在分化保護尹錫悅的力量上做了充分的工作。對總統警衛處的強硬態度也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警衛員抵制的決心,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尹錫悅最終被逮捕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錄製視頻

  「為避免防止發生流血事件,決定去公調處」  

  被逮捕的消息傳出后,尹錫悅發表對民眾講話。這個視頻講話發布得相當迅速,引起了「是否提前錄製」的討論。

  在《致國民的一封信》中,尹錫悅表示,整個逮捕行動都是非法的,「我決定去公調處,是為了避免發生不愉快的流血事件。作為必須保護韓國法律制度的總統,我對公調處非法且無效的程序做出反應,並不是承認了其合理性。現在是法律崩潰的黑暗時代,但國家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他重複了兩次「為避免流血事件」的說法。

  詹德斌向南都記者表示:「尹錫悅最終放棄拒捕,主動走出官邸,也是為自己的行為作正當化的辯解。」此視頻講話的內容更像是「被逮捕前最後的陳述」,也是對自己的支持者的一種呼籲,希望支持者能夠站出來,維護總統的最後的希望,但視頻本身的作用可能已經不大了。  

  展開訊問

  尹錫悅對調查組提問未做出任何回答  

  公調處15日對被捕總統尹錫悅展開訊問,韓國媒體當天晚些時候披露了訊問細節。

  當地時間上午11時起,公調處在位於中央政府果川辦公樓的辦公室對尹錫悅進行訊問,首次訊問持續約2個半小時。經過一段時間休息,訊問於14時40分繼續,持續至17時40分。

  報道說,鑒於調查時間可能較長,又涉及警衛安保等問題,公調處在訊問室對面為尹錫悅準備了休息室。

  公調處午餐提供盒飯,晚餐供應大醬湯。晚餐結束后,公調處於19時繼續對尹錫悅進行訊問。公調處表示,雖然原則上不能在21時至次日早6時之間進行訊問,但如果嫌疑人同意,也可以進行深夜訊問,公調處尚未決定是否進行深夜訊問。

  在公調處訊問結束后,尹錫悅被送往首爾拘留所過夜。尹錫悅對調查組的提問沒有做出任何回答。尹錫悅方面表示,公調處沒有內亂罪調查權,逮捕令也是非法的,因此不接受調查。尹錫悅方面還拒絕公調處在調查期間錄音錄像。  

  雙方博弈

  尹錫悅可能會持續「以拖代辯」  

  韓國法律規定,公調處在逮捕尹錫悅后,只能拘留48小時進行偵訊,之後必須決定是否申請拘留令。拘留令申請一旦獲批,拘留期限最長可達20天。

  尹錫悅的命運將取決於公調處調查和憲法法院對彈劾案的審理。分析人士指出,公調處調查尹錫悅的時間,按拘留期限最長20天來算,將持續到2月6日左右。與此同時,憲法法院將在1月14日至2月4日間就彈劾案舉行5次正式辯論。

  「在『戒嚴鬧劇』發生之後,尹錫悅一直是在『以拖代辯』。無論是彈劾案審判,還是公調處的調查,拖延的時間越久,對尹錫悅越有利。」王生向南都記者分析道。「不過,對於此次被捕后的調查,公調處準備了一份超過200頁的問卷,也是帶著決心的。」

  王生指出,尹錫悅雖然被捕,但公調處實際只是以他存在「內亂罪頭目嫌疑」等情況開啟調查。「逮捕是為了讓尹錫悅配合調查訊問。如果訊問48小時后沒有任何的成果,公調處只能放走尹錫悅。但如果這期間公調處獲得了一定的證據,就可以申請拘留令,最長可拘留尹錫悅20天。」

  但是,尹錫悅方並非沒有優勢,檢察官出身的他,過去曾參與對前總統朴槿惠和李明博的調查,對現在的情況擁有相當的經驗。王生表示,預計這次調查訊問「不會太順利,很可能尹錫悅不會說出什麼真正重要的話,因為他太清楚這其中的關節了,而且他還有一個強大的律師團」。  

  如何定罪

  若內亂罪成立最高可判死刑  

  尹錫悅是以存在「內亂罪頭目的嫌疑」等情況受到調查的。詹德斌向南都記者解釋,韓國總統只有在內亂罪和外患罪這兩個罪名上是沒有豁免權的,在任期間,尹錫悅仍然面臨著被起訴的可能。「按照韓國憲法,內亂罪最高可被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中無期徒刑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只是無期的終身監禁,另一種則要求他在服刑過程中參加一定的勞動。」

  詹德斌表示,韓國執法機構此前對參與「戒嚴鬧劇」的其他人物的訴狀證明,他們參與內亂的罪名是成立的,現在只剩下對身為「頭目」的尹錫悅的調查和起訴。從這個角度來看,若其他人員提供的證據都直指尹錫悅,而尹錫悅個人否認這些證據,未必能夠成功。「我認為,他最終被以內亂罪定罪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王生也表示,目前公調處掌握的證據大多是其他人員的供詞,沒有直接來自尹錫悅的第一手證據。「如果此次調查中公調處能拿到第一手證據,對於後續彈劾案的審判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對憲法法院的法官的最終決定會產生威懾力量。」

  「然而,由於韓國對內亂罪的調查經驗主要來自多年前的前總統全斗煥,在實操層面上,許多規定都並非十分詳盡,這就給了尹錫悅『法斗』的灰色地帶。因此在調查階段來看,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雙方都掌握了一定的優勢。」王生說。

  韓國青瓦台國政情況室前室長權起植認為,由於尹錫悅已被指控為「內亂罪頭目」,公調處大概率會申請最長20天的拘留令。由於涉嫌嚴重犯罪,預計尹錫悅在被拘留期間就會被檢方起訴,且不排除被判處重刑的可能。受此影響,憲法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的審理也可能加快進度,或在3月中旬進行裁決。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6 10: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