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來首次止跌回升,韓國新生兒為什麼變多了?

京港台:2025-1-10 13:49| 來源:澎湃新聞 | 我來說幾句

9年來首次止跌回升,韓國新生兒為什麼變多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韓國的低生育率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

  2024 年 6 月剛宣布進入「人口緊急狀態」的韓國,在年末的新生兒數實現了九年以來的首次增長——該國 2024 年新生兒人數為 24.23 萬人,相比 2023 年多了 1.23 萬人。

  這是否意味著,韓國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情況將迎來拐點?

  

  新生人口止跌回升,是想生「龍寶寶」?

  近十年來,除世宗外,韓國 16 個省級區劃的新生兒數均呈下跌趨勢。但在 2024 年,首爾、仁川、大邱和忠清南道等 7 地的新生兒較 2023 年實現了正增長,其中,首爾增加的新生兒數最多,2024 年前三季度較往年同期多生 1060 人。

  韓國在 2023 年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總和生育率僅有 0.72。而首爾更是韓國的「生育窪地」——2023 年總和生育率僅有 0.55,意味著每名婦女在其生育期內平均生育 0.55 個孩子。根據學術界的定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 2.1,才能維持世代更替水平。

  

  對於韓國新生兒數量的回溫,專家們有著多種分析。

  《時代周報》報道,韓國統計局人口趨勢科科長林英一指出,近期韓國新生兒數量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韓國人在疫情期間被壓抑的結婚需求反彈,導致自 2022 年 8 月以來,結婚人數持續 8 個月增長。考慮到「韓國從結婚到生第一個孩子的平均時間為 2.45 年,2022 年的『結婚潮』可以對應上如今韓國新生兒數量的反彈」。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新生兒數量反彈現象也受到龍年生育偏好的影響。許多韓國家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認為在龍年生育能夠給孩子帶來好運和祝福,想生個「龍寶寶」。

  在中國也有此類傳聞。不過,早在 2010 年,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馬妍基於 1949 年至 2008 年的出生人口數進行研究,發現生肖偏好的說法並不可靠,中國民眾在進行生育決策時並沒有大範圍地刻意選擇某一生肖作為孩子出生的時間。

  種種跡象之下,儘管韓國新生兒數量止跌回升,但想要持續增長仍然是個難題。

  2024 年,即將從首爾某大學博士畢業的金先生在面對央視新聞記者時坦言,目前他正在找工作, 「如果住在首爾的話,房子太貴了。在不穩定的狀態下結婚生子,就會感覺不安」。

  生孩之後的育兒投入,同樣困擾著韓國年輕人。2022 年,韓國統計局發布的調查顯示,韓國花在課外培訓的費用總額接近 26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1305 億元)。

  學者金正根(音譯)等發表的論文《教育中的地位外部性與低出生率》中指出,在韓國,父母在教育投入中普遍的攀比心態,導致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被拉高。比如,鄰居的孩子參加了額外的輔導班,父母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參加,甚至可能選擇更貴、更高級的輔導班。學者金正根等進一步發現,如果排除這種因素的影響,韓國的生育率將提高 28%。

  砸錢補貼生育,韓國仍在繼續加大馬力

  新生兒增多或許還有韓國砸錢補貼生育的功勞。

  從女性產假的延長、男性育兒假的設置,到有兩個以上子女的公務員優先晉陞,韓國一直在生育相關的補貼與福利政策上鉚足了勁。

  2023 年,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低生育老齡化社會委員會會議中指出,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已投入了約近280 萬億韓元(約合 1.5 萬億元人民幣)的「天文數字」預算。

  韓國各地政府也在落實對生育的津貼支持。2023 年 12 月 19 日,韓國仁川市政府發布了「1 億+idream」政策,每位在仁川出生的嬰兒,從出生到 18 歲,可以累計獲得 1 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55 萬元)資金支持,其中有 2800 萬韓元是新增資金,包含「天使」獎金、兒童夢想津貼和孕婦交通費等。

  儘管政策效果依然不明顯,但 2024 年韓國進一步加大了生育方面的補貼與福利。

  韓國保健福祉部 2024 年 1 月 11 日宣布,大幅提高對兩歲以下嬰幼兒父母的補貼,希望能藉此進一步鼓勵生育。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按照新政策,家中有 1 歲以下嬰兒的父母每月可以獲得 100 萬韓元(約合人民幣 5000 元)的補貼;撫育 1 至 2 歲幼兒的父母,每月可得到 50 萬韓元補貼(約合人民幣 2510 元)。

  

  正因如此,2024 年韓國新生兒數的止跌回升,才如此可貴。據韓國《每日經濟》報道,韓國總統辦公室低生育率問題應對首席秘書柳慧美認為,雖然不能排除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政府在結婚和生育方面的相關政策取得了效果。

  不過,也有專家對這些政策不置可否。據《中國青年報》,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安德魯·楊認為,韓國政府推出的育兒補貼、男性育兒假等措施是「創可貼式的解決方案」,無法解決韓國低生育率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目前看來,韓國的生育福利還會持續,但 2025 年的新生兒數量增減情況會是如何,猶未可知。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6 16: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