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 專家問: 真的準備好了?

京港台:2025-1-2 23:41|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人民幣國際化, 專家問: 真的準備好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政府提出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前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有3個條件,包括要有穩定逆差形成機制,這會將中國的高額順差變成逆差,意味著失業問題會非常嚴峻。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去年12月公布,去年1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佔比升至3.89%,是全球第4大最活躍貨幣。在全球支付市場中,美元仍佔據主導地位。

  人民幣要成國際貨幣,媒體引述專家警告:結果包括中國恐成逆差國且失業嚴峻。

  中央社引述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去年12月30日刊登前中國銀行首席經學家、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征的訪問,當中談及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經濟面對的外部環境等。據該報,對於有人提出人民幣能否成為金磚國家的新儲備貨幣,曹遠征表示,這種倡議表示要把人民幣變成相關國家的貨幣,而這先要問,中國是不是要承擔國際義務、中國是不是要變成逆差國,若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要回答這些問題,「這不是民族主義情緒可以解決的。」

  據曹遠征表示,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有3個前提,一是必須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二是必須要有穩定逆差形成機制;三是必須在金融上深度開放,利率覆蓋整個世界,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全球中央銀行,「但這樣的結局是重蹈美國的覆轍,這是主權貨幣本身的內在邏輯決定的。」

  曹遠征認為,這3個條件中,要實現任何一個都不簡單。以穩定的逆差形成機製為例,要將中國的高額順差要變成逆差,意味著失業問題會非常嚴峻。

  據中央社說,2022年中共20大報告中提到「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2023年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要求「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但去年特朗普當選后曾警告金磚國家,別想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主導地位,否則將祭出100%關稅。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6 03: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