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查英偉達5年前舊案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政府以反壟斷法調查美國AI晶元龍頭英偉達(NVIDIA),指涉它在近5年前收購邁絡思股權(Mellanox Technologies)涉及違法。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9日公告,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英偉達股價9日盤中一度下挫近 4%,收盤下跌 2.55%。
國際政經專家譚耀南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2019年英偉達宣布以近70億美元收購邁絡思一案,在中國申請也取得反壟斷的許可。
譚耀南說:「5年前的併購案,在2020年4月,的確中國給了附條件的許可,但未揭露內容,現在中國政府到底是主張英偉達違反當時承諾履行的條件?還是要重啟調查進行處分,撤銷當初的反壟斷許可?根據現在公布的訊息還不清楚。」
邁絡思1999年成立於以色列,在美國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屬網路設備供應商,提供網路控制晶元、網卡、線纜、交換機、軟體等。
譚耀南提到,英偉達在中國的盈收從過去25%、20%一路下滑到趨近於10%,中國的調查會造成什麼影響取決於調查結果。如果拉抬到地緣政治、美中關係格局來看,這形同針對前陣子拜登政府對AI晶元銷售中國禁令作直接的反制與報復。
譚耀南指出,中國政府很清楚未來會與特朗普政府做很多談判,而特朗普有「交易型」的性格。「是不是在這些談判前夕,拉高籌碼、武器化國內的法律,以應對接下來跟特朗普交易時,不同議題的談判手段和籌碼,這才是這次處分或重啟調查英偉達在中國反托拉斯、反壟斷的真正原因。」
英偉達回應中方調查:樂意回答任何問題
針對中方將調查,英偉達指出,英偉達憑藉實力取勝,反映在基準測試結果和對客戶的價值上,客戶可以選擇任何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英偉達努力在每個地區提供最好的產品,並在所開展業務的任何地方履行承諾。英偉達很樂意回答監管機構對自身業務的任何問題。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解讀,英偉達是企業制式化的回應,意思就是「我厲害就是我厲害,你要怎麼搞我也沒用,我就壟斷市場、領先地位,除非中國土法鍊鋼能超越我。如果想在技術、器材上向前邁進,就必須跟我合作。如果你國內法規導致我沒法在中國做生意,我就不要在中國做生意。」
研究美中科技戰、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綉雯,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說,中國要面子可能失去裡子。美國對付中國的抖音,中國就找美國的英偉達,他認為藉由調查至少其股價就被影響。但中國若不滿英偉達提供次級晶元給華為,帳不能算在英偉達頭上,因為美國企業必須遵守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的管制。
王綉雯說:「他(中國)覺得他師出有名,美國、歐盟也用反壟斷調查英偉達。再者,他想藉此告訴美國,我隨時可以對你企業進行調查。英偉達說,我有什麼違法,歡迎來問我。英偉達不會想放棄在中國的市場,會去跟中國好好談。當然英偉達不怕中國,中國現在是要看他臉色,中國只是在管制他,能力就是不夠,還是得買他的東西,除非華為晶元能夠用。」
華爾街日報報導引述業界人士說法指出,中國動作旨在向美國傳達,不會沉默面對貿易與科技制裁。亞洲金融分析,北京不滿英偉達賺中國的錢,卻提供「被閹割」的晶元,加上英偉達在越南設研發中心而不是在中國,侮辱性極強,因越南的GDP還不如廣東一省。
葉耀元認為,英偉達的全球布局跟美國戰略布局雷同,盡量不在中國設廠,到越南設研發中心,是回到印太地區的概念,打造所謂「抗中生產鏈」、「非紅生產鏈」。
葉耀元分析,中國一直跟美國在 AI產業上競爭,但其核心晶元技術遠落後於美國,中國想透過反壟斷法對制裁英偉達,以阻礙其發展,或期望他被分裂。中國想拿制度制衡美國,但支持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政府,沒要跟中國談判。 英偉達股價受影響只是短期波盪,中國愈打壓,更加速企業離開中國、加速美中脫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