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晚清皇室吃飯有多奢侈,溥儀自己是這麼說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古代帝王是一國之主,現在的總統主席也是作為代表管理著國家,二者看起來待遇相似,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古代還屬於君王絕對統治的階段,即使到了喪權辱國的清朝,皇帝的待遇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想象得到的。尤其清朝末期更是腐敗極端盛行的時候,這一點,從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飲食中可見一斑。看看晚清皇室吃飯有多奢侈,溥儀自己是這麼說的。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以金銀器為主,即使是陶瓷製品,也是上好的質地。其中,金質碗、碟、盤等器皿最能顯示皇家的氣派,故而皇家都喜歡「金飯碗兒」。食具必須是明黃色刻龍並有萬壽無疆字樣的瓷器,冬天則是銀器,下托以盛有熱水的瓷瓦罐。如果改用其他質地的器皿盛飯菜,會惹主子生氣的。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
溥儀說過,在皇宮中每日耗費最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就是吃飯,千萬不要以為吃飯就像我們平時那樣炒好了菜就直接吃。皇族吃飯有著無比繁瑣的程序,皇帝餓了首先就會叫人「傳膳」,然後太監們一個個把命令傳遞下去。接著御膳房會派出幾十個太監抬著餐桌一起到養心殿。皇帝用餐時要放滿7張餐桌,各色菜肴佔三桌,點心米粥佔三桌,還有鹹菜一桌。
這些溥儀也是有著詳細的記載。在一份《宣統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內外膳房及各等處每日分例肉斤雞鴨清冊》,那上面記載如下:皇上前分例菜肉二十二斤計三十日分例共六百六十斤,湯肉五斤共一百五十斤,豬油一斤共三十斤,肥雞二隻共六十隻,肥鴨三隻共九十隻,菜雞三隻共九十隻,我這一家六口,總計一個月要用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四十四隻雞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