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雷軍整頓衛生巾 荒誕的背後是悲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都2024年了,一個曾在輿論場嚴肅討論「女性月經貧困」「高鐵該不該提供衛生巾」的時代,眼下的廠商連生產一片讓消費者安心的、滿意的衛生巾都如此艱難。
近一個月,關於衛生巾「虛標長度」、pH值標準低於B類服裝和紙尿褲的爭議持續在輿論場上發酵,前幾天,看似與衛生巾八杆子打不著的雷軍卻上了熱搜。
一部分網友戲謔雷軍「能不能生產衛生巾」,甚至自發設計了一張逼真的、帶有小米logo的衛生巾宣傳圖。這是調侃,也是諷刺。
一個以做手機、做車而聞名的科技公司老闆,卻被網友喊去「整頓」女性用品衛生巾市場,這樣的「地獄笑話」暴露的正是當下衛生巾行業的普遍心態:廠家將「達標」視為產品質量的上限,而不是競爭起點。
「廠廠都糊弄」,網友迫不得已,才喊一個「外行」來整頓衛生巾行業。
衛生巾「虛標長度」的爭議也波及了多個品牌。11月17日,衛生巾品牌ABC因客服回應「如果覺得接受不了可以不買」引髮網友質疑,不久,其電商平台旗艦店下架了所有產品。11月18日,ABC所屬公司回應稱,正在修改全線產品,預計要等到下個月才能推出新品。
01
此次震動整個國內衛生巾行業的輿論風波,起源於本月初第一個手動測量衛生巾長度的網友。該網友用捲尺量了衛生巾的長度,發現遠遠達不到宣傳中所標註的長度。
帖子在發布后引來更多網友參與進更多品牌衛生巾的測量工作。不久發現,「宣稱長度」和「實際長度」相符的品牌寥寥無幾,也戳穿了這一行的最後偽裝。
網友整理出了一個excel表格,詳細統計了不同品牌的宣稱和實際的差別:某夜用款,標註420mm,實際卻只有378mm;某日用款,標準250mm,就報290mm;某潔絲標註240mm,不帶邊的210mm……
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品牌都達不到商家標註的長度,再加上衛生巾主要使用的棉芯部分更沒有長度規定,能搞花頭的地方更多,真正吸納液體的部分更短,能夠「糊弄」的部分也更多。
量出差距也就算了,有網友找客服討要說法時,還被客服「硬氣」告知,國家標準規定衛生巾長度存在±4%的誤差,「有些許偏差屬於正常情況」,在誤差-4%內是「合格」的。
一句「符合標準」,讓人難以辯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幾乎所有的衛生巾品牌都卡著-4%的標準做,標準只有下浮,沒有上浮,妥妥的缺「巾」少兩。
「負差」已成衛生巾行業潛規則,諷刺的是,這個潛規則卻是被網友用手動測量的「土辦法」發現的。
據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統計,2023年,中國女性衛生用品市場規模達703.4億元。一個700多億元市場規模的行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卻給人一種「精明的糊弄感」,也難怪某些網友呼喊「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的」雷軍來整頓衛生巾行業。
(示意圖)
02
衛生巾不僅「虛標長度」,衛生標準爭議也大。「衛生巾居然跟窗帘是一類的,都是C類產品」相關話題也被熱議。
衛生巾國標《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規定,理化指標中對衛生巾的吸水倍率、pH值、甲醛含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在衛生要求方面,則按照國家標準GB 15979《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的規定。
不少網友認為pH值的指標要求過低,因為在我國紡織產品國標中,對外衣、褲子、窗帘等非直接接觸皮膚紡織品,pH值要求是4.0—9.0。直接接觸皮膚紡織品pH值要求4.0—8.5,嬰幼兒紡織產品4.0—7.5。
輿論中對於「衛生巾pH值等同於窗帘」的看法也由此而來。雖然已有媒體解釋了該說法是誤讀,但依舊讓人心有戚戚焉。含糊不清的衛生標準,讓大部分消費者如同驚弓之鳥,拿著放大鏡懟向每一個可疑指標。
這裡不妨看看國外的標準。
歐盟對衛生巾的監管更加嚴格,REACH法規(歐盟《關於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法規》)不僅限制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還要求生產全程可追溯。POP法規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進行限制。通用產品安全指令,確保產品符合一般安全要求。
此外,歐盟還制定了歐盟生態標籤標準,包括禁止使用某些有害化學物質,如抗菌劑、甲醛、內分泌干擾物和鄰苯二甲酸鹽等。
在美國,衛生巾被視為醫療器械,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監管,分為I類醫療器械和II類醫療器械。
在日本,衛生巾被歸類為準醫藥品,受《醫藥品醫療器械等法》(舊稱《葯事法》)的監管,對衛生巾的製造銷售批准標準、質量規格和材料標準有明確要求。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還制定了針對廣告和包裝的標準,旨在確保產品信息的透明和消費者的知情權。
眼下,國內的衛生巾品牌致力於卷高端產品線,卷明星代言,卷精緻包裝,卻忽略了衛生巾的基本功能。包裝越來越華麗,單價越來越貴,卻連粘貼和防漏功能都做不好,依舊側漏不止,依舊不粘內褲,完全忽視了衛生巾這種功能性較強的消費品的質量。
消費者「用腳投票」,要和「醫」靠齊。11月18日,國內一家電商平台「醫用衛生巾械字型大小」詞條的搜索人氣環比上漲3920%。11月21日,「醫用級衛生巾搜索量飆升」話題衝上熱搜榜。
然而,面對消費者如此激烈的態度,不少衛生巾品牌方的態度依舊曖昧,企圖矇混過關。
03
衛生巾行業的「塌房重建」,不僅是一個關乎產品質量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消費者權益保護與行業規範發展的嚴肅議題。
畢竟任誰也想不到,都2024年了,一個曾在輿論場嚴肅討論「女性月經貧困」「高鐵該不該提供衛生巾」的時代,眼下的廠商連生產一片讓消費者安心的、滿意的衛生巾都如此艱難。
衛生巾看似小小一片,它承載的不僅是女性的日常基本需求,更折射出了當下社會對品質、標準與女性權益的關注。
這兩天,被熱議的電影《好東西》的導演邵藝輝,在電影路演中提出「女性月經的被忽視」問題。她認為,無論是廣告片中對於衛生巾包裝的可愛、粉嫩的強調,還是用藍色液體代替血液的紅色,其實都是對女性月經的忽視,是不合理的。
這些思考在《好東西》里都有所呈現。她在電影里以一個輕鬆的基調向熒幕前的觀眾講述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世界上一半的人都在流血,而她們都需要衛生巾,她們的需求也應該被重視。
最近,正趕上衛生巾新國標的修訂。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顯示,計劃號為20241954-T-607的國家標準計劃《衛生巾(護墊)》正在起草,項目周期16個月,下達日期為2024年6月28日。
目前,網友可以對現行標準進行信息反饋。對現狀不滿的消費者不妨在信息反饋中明確衛生巾吸水性、材質安全性等核心指標,讓品牌方在以後的執行過程中無「漏」可鑽。
「喊話雷軍生產衛生巾」的調侃雖顯荒誕,卻是一個提醒,提醒企業關注女性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權益。
衛生巾的質量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態度問題,只有當行業回歸本心,把消費者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推動市場的健康和長遠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