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川普將提鷹派國務卿,外交政策或走強硬幹預路線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NPR和半島電視台11月12日綜合報道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選總統川普預計將提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如果得到確認,盧比奧將成為第一位擔任美國最高外交官的拉丁裔人。
這一選擇正式將盧比奧納入川普的陣營,並為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前競爭對手之間不斷發展的關係翻開了新的篇章。在那之後的幾年裡,盧比奧一直是川普在外交關係上的親密顧問,甚至在川普宣布俄亥俄州參議員萬斯為其競選搭檔之前,他一直是副總統的頭號候選人。
盧比奧的提名是一個信號,表明在國際外交方面,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將受到盧比奧傳統的鷹派態度的影響,這種風格使他成為參議院外交政策的主要發言人之一。但兩人過去在美國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採取積極的外交政策措施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盧比奧是古巴移民的兒子,2010年首次當選佛羅里達州參議員,此前他在州議會任職,包括擔任議長十多年。在參議院任職期間,盧比奧成為美國外交政策辯論中的關鍵發言人。作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盧比奧在2011年主張對利比亞進行干預,並在2019年批評提議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的時任總統川普。
在川普獲勝后,盧比奧上周三表示,如果川普入主白宮,美國將看到「務實的外交政策」。
盧比奧在接受CNN採訪時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務實的外交政策時代,世界正在迅速變化。」「對手們正在聯合起來,朝鮮、俄羅斯和伊朗等國正在加強協調,這將要求我們在海外投資和行動上非常務實和明智。」
盧比奧有望獲得提名之際,川普政府除了伊朗等國的緊張關係外,還將不得不應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正在進行的戰爭。
儘管盧比奧在更廣泛的外交政策上持更傳統的干涉主義觀點,但他也是投票反對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參議員之一,該援助最終於今年4月獲得通過。
盧比奧反對軍事撥款,並主張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進行談判。他說:「我們在為一個僵持的局面提供資金,這種情況需要結束。」
川普和盧比奧的關係並不總是和諧的,兩人在2016年的總統初選中曾互相攻擊。川普喜歡稱盧比奧為「小馬可」。
盧比奧曾說,選民不應該在2016年支持川普,「朋友不會讓朋友投票給一個騙子。」但他最終在那一年支持了川普。從那以後,盧比奧的支持越來越強,因為他在2020年和2024年都支持川普,盧比奧甚至幫助川普準備了2020年與拜登總統的辯論。
專家表示,自從公開爭吵以來,盧比奧多年來似乎已經調整了他在烏克蘭戰爭和移民政策等問題上的觀點,以與川普的立場保持一致。
那麼,這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與川普的關係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人們對盧比奧在關鍵外交政策問題上又有什麼看法?
川普和盧比奧在烏克蘭問題上意見一致嗎?
從表面上看,兩人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態度不同。盧比奧更像是一個傳統的干預主義者,主張對外國衝突採取強硬手段,而川普的外交政策則側重於避免在國外進行軍事干預。
這有時會導致盧比奧公開批評川普的外交政策,包括在2019年,他指責時任總統川普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尚未完全結束」之前就「放棄」。
然而,專家們表示,近年來,盧比奧已經軟化了立場,與川普保持一致。
「盧比奧是一位靈活務實的政治家,他已經適應了川普總統的崛起,」卡達喬治城大學政府學副教授保羅·馬斯格雷夫(Paul Musgrave)告訴半島電視台。
盧比奧對待烏克蘭戰爭的態度就是這樣一個轉變。
在2022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全面爆發后的最初幾個月里,盧比奧在社交媒體上熱情地爭取美國人對烏克蘭的支持。
在此期間,他將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為「殺手」,並質疑他的精神健康狀況。
相比之下,川普堅稱,如果他在任,俄烏戰爭絕不會發生。
將於明年1月再次就職的川普還表示,他可能會在「24小時內」結束這場衝突。他表示,烏克蘭可能不得不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以達成和平協議。
馬斯格雷夫說,盧比奧的立場似乎有所軟化,但與川普冗長的言辭相比,他顯得「更務實、更靈活、更有吸引力」。
在最近的採訪中,盧比奧表示,烏克蘭需要尋求與俄羅斯「談判解決問題」,他是投票反對4月份通過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劃的15名共和黨參議員之一。
盧比奧表示,隨著川普掌權,美國將採取更加「務實的外交政策」。
川普和盧比奧在支持以色列方面是一致的嗎?
兩人在2016年就這個問題發生過衝突,長期支持以色列的盧比奧指責川普「反以色列」,並發表了一份題為《事實核查:唐納德·川普不是以色列的盟友》的聲明。
盧比奧的言論與川普暗示他將在巴以衝突中「保持中立」有關。
此後,他指責在2020年大選中擊敗他的喬·拜登總統限制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並在6月與拜登的辯論中表示,如果他再次當選,他將幫助以色列「完成這項工作」。
盧比奧對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採取了典型的鷹派立場,他在2023年對一名活動人士說,他不支持停火,哈馬斯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死亡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
然後,他支持川普驅逐外國親巴勒斯坦學生示威者的計劃,以迫使他們「守規矩」。
喬治城大學中東和伊斯蘭政治學副教授納德·哈希米(Nader Hashemi)告訴半島電視台,盧比奧過去對衝突的評論,特別是在提到巴勒斯坦人時,有時「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難以區分」。
盧比奧此前曾為以色列在拉法進行地面行動的權利辯護,儘管國際法院作出緊急裁決,要求以色列停止進攻,理由是對巴勒斯坦人民構成「巨大風險」。他將以色列的行動比作二戰期間追擊阿道夫·希特勒。
但今年4月,盧比奧表示,他已經改變了對外國戰爭的無限制支持——這更符合川普的外交政策方針——當時他投票反對向以色列提供緊急資金的一攬子計劃,認為該協議還應該包括為美國邊境執法提供資金。
盧比奧是否改變了他對移民問題的看法?
盧比奧是古巴移民的兒子,他在移民問題上似乎轉向了更民粹主義的立場。
馬斯格雷夫說,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盧比奧「曾努力改變共和黨,以使其對移民和多樣性更加開放」。
盧比奧在2003年擔任佛羅里達州眾議院議員時,曾共同發起過《夢想法案》(DREAM Act)的一個版本,該法案將允許無證移民學生在符合某些標準的情況下獲得永久居留權。
當盧比奧2006年成為佛羅里達州眾議院議長時,他阻止了打擊非法移民的移民改革。
2010年當選美國參議員后,他開始在移民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但比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要溫和得多。例如,2016年,盧比奧表示,大規模驅逐數百萬無證移民不是「一項現實的政策」。
馬斯格雷夫說,但現在,盧比奧已經轉向了一種更加「反無證移民、支持合法移民」的立場,這既符合他的政治基礎,也符合川普總統的政策。
近幾個月來,盧比奧為川普的一些民粹主義言論進行了辯護,包括他關於移民「正在毒害我們國家的血液」的言論。
盧比奧在接受西班牙語電視台採訪時說:「這是他(川普)使用的說法,但它與種族無關。」他還補充說:「這個國家受到這些湧入的人的威脅,我們現在知道,這些人甚至包括罪犯和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