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特朗普的勝利是三十年磨一劍

京港台:2024-11-13 03:33| 來源:ABC中文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分析:特朗普的勝利是三十年磨一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隨著上周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擊敗了民主黨,民主黨內部此時可能正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反思。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有些人並不明白問題的嚴重性。

  拜登是否應該早點讓位,給哈里斯一個明確的競選機會?下一次要如何改進競選信息?

  決定性多數的選民寧願選擇一個被判刑的重罪犯也不選擇哈里斯,這種想法令很多人難以接受,對民主黨領導層來說也是難以想象的。

  也許他們應該把思緒拉回到幾十年前,回到1992年,當時比爾·柯林頓的顧問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創造的一句標語:「這是經濟問題,傻瓜。」

  當時,全球經濟剛剛開始擺脫一場糟糕的衰退,而這場衰退是由一輪懲罰性的加息造成的,加息的目的旨在粉碎類似20世紀70年代重演的通脹爆發。

  聽起來耳熟嗎?

  過去三年裡,發達國家的工人已被最近一輪的加息所擊垮。

  加息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幫助抑制了消費價格上漲的速度。

  現在,人們正在付出政治代價。

  但20世紀90年代的情況與現在有著天壤之別。

  上周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生活成本危機在選舉中的反衝,儘管這無疑是一個因素。

  特朗普的再次當選是民眾對經濟政策的反抗,這些政策在過去40年裡從根本上重塑了全球經濟,數百萬人被剝奪了權利,並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感到迷惘。

  當選總統特朗普首先在2016年發掘了這一不滿情緒的豐富源泉,儘管他的第一任政府糟糕透頂,未能處理這個問題,更不用說徹底解決了,但他再次當選決定性地證明了美國民眾從那時起愈發鐵了心了。

  書獃子的復仇

  誰能想到一個完全學術性的、看似無害的概念會引發如此大的憤怒。

  教科書上的理論認為,如果貿易完全自由且放棄管制,那麼「人人都是贏家」,20世紀70年代,當經濟學家被放任自流時,他們全力說服政府相信這一理論的優點。

  不到20年,他們就啟動了這一車輪。在接下來的20年裡,重工業從西方轉移到了像中國這樣的低成本國家。

  關稅被放棄,自由貿易協定幾乎每個月都會被高奏凱歌的政客們簽署。

  潮起船落

  現在,它們突然成了政治毒藥。

  為什麼?因為美國工人們發現,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的浪潮並沒有托舉起所有的船隻。雖然隨著重工業向海外轉移,美國確實變得更加富裕,但戰利品並沒有均分。

  支撐這一理論的經濟模型和龐大的數學公式並沒有納入財富分配的理念。

  在一個放鬆監管且降低稅收的時代,財富本應一層層「滴漏 」而下。

  然而,隨著各企業將業務轉移到中國、墨西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富裕起來的卻是金融家。

  曾經高薪的製造業崗位消失了,美國工業中心地帶的整塊地區凋零了。

  誠然,隨著廉價進口商品充斥市場,從服裝到汽車等所有商品的價格都下降了,但由於工作機會枯竭,加上服務業的工資無法與原來的工作相提並論,許多人陷入了困境。

  隨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金融市場監管的取消加劇了危機的嚴重性,大量美國人發現自己無家可歸,失去工作。

  雪上加霜的是,為了避免經濟崩潰,奧巴馬領導的民主黨政府不顧一切地救助華爾街,而那些策劃了這場經濟崩潰的人卻得以毫髮無損地逍遙法外。

  特朗普會走多遠?

  特朗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或許有些混亂,但它永久性地改變了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關係的方向。

  他從全球化經濟和自由貿易的理想中抽身而退,轉而將美國引回其歷史上熟悉的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立場。

  特朗普上台之初,民眾對全球化的反衝已經在發達國家各地蔓延。

  就在特朗普上台前幾個月,英國投票決定切割與歐盟的關係,而因全球金融危機的苦難而幻想破滅的歐洲選民則重新轉向民族主義傾向的領導人。

  在第一任期內,這位新手總統先是對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鋼鐵和鋁徵收關稅,然後又加大了針對中國的關稅保護力度。

  即便你忽略他雜耍般的領導風格、他對權力機構的蔑視以及他的專制威脅,在貿易問題上,特朗普這一次也承諾要走得更遠,他在全球化經濟上的抽身而退將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廣泛影響。

  如果他按照自己的威脅行事,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並對中國徵收約60%的巨額關稅,同時對所有其他進口商品徵收10%的較低懲罰性關稅,那麼美國將面臨爆發通貨膨脹的風險,因為美國消費者將通過支付更高價格為這些關稅買單。

  

  Peter Ryan explains the impact of tariffs

  對澳大利亞來說,最令人擔憂的是對中國的影響。

  隨著交易商評開始估特朗普的計劃可能造成的損害,鐵礦石價格已經開始回落。

  中國經濟已經在苦苦遏制長達五年之久的房地產崩盤,而這種崩盤現在已蔓延到了更廣泛的社會領域。

  青年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政府收入縮水,經濟增長放緩,債務增加,中國正努力應對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問題。

  正如上屆特朗普政府一樣,中國幾乎肯定會採取貿易限制措施進行報復。

  所有這些都可能限制全球貿易,抑制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增長,並推高債務和全球通脹。

  過去的美好時光可能一去不復返

  旅行作家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與其說為了目的地,不如說為了旅途。

  經濟學也是如此。

  貿易自由化和放鬆監管的理念只考慮了利益。

  成本要麼被忽視,要麼被想當然,而那些被拋棄的人便成了整體利益的犧牲品。

  回到過去聽起來似乎很浪漫,但重新回到一個受到重重保護的世界,尤其以特朗普正在推進的速度,是一條同樣充滿危險的道路。

  如果他只徵收最低水平的關稅,全球經濟增長就會放緩。

  如果他採取他在大選期間威脅要採取的策略,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滯脹重現;滯漲是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致命組合。無論如何,情況都不會太好。

  而且也不能保證這就能大幅提高就業率。現代工廠使用的是機器人,而不是肌肉。

  

  視頻:什麼是滯漲?

  這一切都發生在美國政府債務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美國的債務已超過創紀錄的35萬億美元(約合53.16萬億澳元),與美國的經濟規模相比,現在已達到二戰時的水平。

  這些債務的利息是美國政府僅次於社會保障的第二大開支。

  進一步增加債務,尤其是大規模減稅且大幅提高國防開支,有可能破壞美國經濟的穩定性和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在某個階段,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投資者將不再認為美國政府債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他們將要求收取額外費用才能繼續貸款。

  如果民主黨想重新執政,它可能需要思考如何以最佳方式管理美國經濟,如何照顧普通公民的利益,或許還要考慮一下它在過去三十年中是如何迷失方向的。

  也許還要記住卡維爾對柯林頓的忠告。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21: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