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出現平局怎麼辦?這些人可以改變普選結果

京港台:2024-10-31 10:56|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美國大選出現平局怎麼辦?這些人可以改變普選結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CNN報道 在美國大選中,兩位總統候選人要爭奪538張選舉人票,因此出現平局的可能性很大。事實上,令人驚訝的是,到目前為止,只有1800年托馬斯·傑斐遜和亞倫·伯爾之間出現過一次平局的選舉結果。

  這一平局是由於民主黨和共和黨協調失敗造成的,但卻導致了美國首次由眾議院決定的「臨時選舉」(contingent election,也可譯作權變選舉)。

  今年真的會出現平局嗎?

  是的。雖然打成平手的可能性不大,但人們應該做好準備。

  如果賀錦麗贏得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以及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張選舉人票——這些都是拜登在2020年贏得的——但她失去了賓夕法尼亞州和喬治亞州,就會出現269比269的平局。

  與其他州不同,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為全州獲勝者提供兩名選舉人票,向每個國會選區的獲勝者提供一張選舉人票。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競爭激烈的選舉人票在可能出現平局的情況下會產生巨大影響。

  如果出現平局怎麼辦?

  如果出現269對269的平局,或者如果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使候選人無法達到選舉人團270票的門檻,則需要進行「臨時選舉」。

  根據在1800年那次平局選舉之後頒布的第12修正案,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選舉人團的多數選票,將由1月3日剛剛宣誓就職的新國會選出總統。參議院將選出副總統。

  什麼時候會進行「臨時選舉」?

  根據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分析,臨時選舉將於1月6日舉行,屆時國會議員將開會清點選舉人票,並確定沒有候選人獲得多數票。

  「臨時選舉」是如何運作的?

  這個過程會非常分裂,議員們可能會在支持自己喜歡的候選人和支持本州選民喜歡的候選人之間左右為難。

  在臨時選舉中,眾議院選出總統,參議院選出副總統。眾議院議員只能從選舉人團票數前三名候選人中選擇總統,參議員可以從票數前兩名候選人中選擇副總統。

  眾議院的每個州代表將獲得一票,而不是以個人身份投票,不過各州代表團如何選擇他們喜歡的候選人並沒有詳細說明。候選人只要獲得簡單多數票(即26個州代表團的選票),即可成為新總統。

  如果眾議院的各州代表團在1月20日就職日之前沒有選出總統,參議院選出的新副總統將成為臨時總統。當眾議院陷入僵局時,參議院有可能選擇一名副總統,因為在參議院,每位參議員都有一票。

  如果參議院在1月20日之前沒有選出副總統,第20修正案中的總統繼任計劃將暫時生效。副總統之後的第一順位是眾議院議長,目前是邁克·約翰遜,不過如果民主黨在今年11月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可能會由另一位共和黨人或民主黨人擔任議長。

  雙方都有優勢嗎?

  如果說選舉人團制度已經讓小州和更多的農業州受益,那麼臨時選舉程序——無論人口多少,每個州都有平等的投票權——將給它們帶來巨大的優勢。

  加州和德克薩斯州與特拉華州和懷俄明州在臨時選舉中享有同樣的發言權。此外,在選舉人團中獲得3張選票的華盛頓特區將被排除在臨時選舉之外。

  沒有任何規定要求各州代表團尊重本州選舉的獲勝者。在勢均力敵的州,單個席位的結果(可能由不公平的國會選區劃分圖決定)可能會影響代表團的投票。

  進入2024年大選之前,共和黨議員在26個州佔多數,而民主黨議員在22個州佔多數,兩黨在明尼蘇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打成平手。然而,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人已經改變了該州的國會版圖,明年1月可能會有一個共和黨佔多數的國會代表團。共和黨人明年很可能保持他們的優勢,特別是如果選民的分歧如此之大,以至於在最高票數上出現全國平局的話。

  例如,在亞利桑那州,即使賀錦麗在那裡險勝,誰能保證大多數共和黨國會議員會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

  為什麼會有這個奇怪的決勝制度?

  這其實是一種進步。選舉人團最初是這樣組成的,選舉人投票給兩名候選人。得票最多的人當選總統,得票第二多的人當選副總統。

  當政黨形成時——1800年的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選舉人需要協調一致,為他們選擇的總統候選人投出比副總統候選人更多的票。

  在1800年的選舉中——即1796年選舉的再現——傑斐遜的民主共和黨擊敗了時任總統和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

  但民主共和黨由於協調不力或計票不佳,愚蠢地將相同數量的選票投給了他們的總統候選人傑斐遜和他的競選夥伴伯爾。

  出於憤怒,當早期版本的臨時選舉制度開始時,當時仍然控制眾議院的聯邦黨人支持伯爾。儘管著名的聯邦黨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介入,但經過36輪投票,傑斐遜最終當選。

  到1804年,第12修正案被批准。

  自1800年以來有沒有進行過「臨時選舉」?

  是的。1824年,多名候選人在選舉人團中獲得選票,但沒有一人過半數,導致了臨時選舉。

  令人驚訝的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年獲得選舉人團選票的所有候選人雖然分成了不同的地區派別,但都來自同一個民主共和黨。

  安德魯·傑克遜贏得了40%的普選,並在選舉人團中獲得了最多的選票,獲得了獲勝所需的131張選票中的99張。但眾議院最終選擇了他的頭號對手約翰·昆西·亞當斯,他的父親在1800年的選舉中失敗了。

  4年後,傑克遜以一場勝利復仇,而約翰·昆西·亞當斯成為唯一一位當選國會議員的前總統——這是讓他成為總統的機構。

  另一次臨時選舉發生在1836年的競選中,但只是針對副總統。弗吉尼亞州的選舉人不喜歡選舉獲勝者馬丁·范布倫的競選夥伴羅伯特·m·約翰遜,因此在選舉人團中拒絕給他投票。參議院後來在一次臨時選舉中將約翰遜提升為副總統。

  1876年出現有爭議的選舉

  1876年,當出現有爭議的選舉結果時,臨時選舉制度被繞過了。

  那一年正值重建時期,問題不是沒有人在選舉人團中獲得多數,而是3個南方州——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州選舉有爭議后,向華盛頓特區投了多張選舉人票。而在俄勒岡州,一張選舉人票也引發爭議。

  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的兩黨委員會,其中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多一人,以確定哪位候選人應該獲得有爭議的20張選舉人票。他們最終把選票投給了共和黨人拉瑟福·b·海耶斯,儘管民主黨人塞繆爾·蒂爾登獲得了更多的普選票。

  隨後,海耶斯基本上結束了重建,也許這是他入主白宮的秘密協議的一部分。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 00: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