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庇護所成謀私利溫床 部分高管竟年薪百萬

京港台:2024-10-22 21:02| 來源:美國中文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紐約市庇護所成謀私利溫床 部分高管竟年薪百萬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中文網報道  近日,紐約市調查局(DOI)對該市51家收容所的財務狀況進行審查后發現,市政府每年高達40億元的庇護預算竟成為一些不良組織謀取私利的溫床,收容系統部分高管的年收入甚至超過百萬元。此外,多個收容機構存在嚴重的管理不善、裙帶關係等問題,致使用來安置無家可歸者和尋求庇護者的成本出現大幅上升。

  該調查局的審查報告稱,紐約市政府目前每年有高達40億元的庇護預算,而兩年前,這一預算僅為27億元。雖然預算數額大幅增長,卻未能阻止浪費和欺詐的蔓延。

  DOI的調查發現,幾乎所有涉及庇護收容的機構都存在重大問題,包括高管薪酬過高、裙帶關係以及雙重利益衝突。有市議員指出,此前備受爭議的DocGo公司雖已被替換,但取而代之的新機構合同金額預計仍將超過4.5億元,甚至超出DocGo原先的合同金額。

  調查還發現,其中12名CEO年薪超過50萬元,兩家非營利機構雇傭了高管親屬,多名高管還在其機構租賃的房地產或分包服務中擁有經濟利益。

  調查顯示,市長亞當斯的年薪為25.8萬元,但相比一些負責安置遊民和尋求庇護者的收容所高管的收入,卻顯得微不足道。報告指出,有5家非營利組織的高管年薪超過70萬元,另有8家非營利組織的高管年薪超過50萬元。

  這並非紐約市庇護系統首次曝出腐敗問題。早在2021年,布朗士家長住房網路創始人里維拉(Victor Rivera)就因受賄罪而被捕並認罪。

  同年,《紐約郵報》也曾揭露,布魯克林CORE Services的CEO布朗(Jack Brown)捲入了非營利組織與附屬營利性公司的高利潤交易中。

  儘管此前已有許多案件高調曝光,但市政府的監管改革進展仍十分有限。自2021年DOI發布報告以來,市政府的遊民服務部門僅實施了少量改革,許多監督漏洞依然存在,特別是涉及多個機構的合同。

  此外,由於市政府在移民危機的第三年內迅速簽署了大量緊急合同,而這些合同缺乏競爭性招標程序,也進一步加劇了濫用稅款的風險。

  DOI專員施特勞伯(Jocelyn Strauber)警告稱,市政府對庇護系統的監管應更加嚴格和有效,以確保公共資金得到合理使用。然而,目前市政府似乎尚未採取足夠措施來防止這些欺詐行為的發生。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16: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