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留學生?!中國風向標城市率先出新規

京港台:2024-10-22 05:08|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 | 評論( 14 )  | 我來說幾句

拒絕留學生?!中國風向標城市率先出新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性價比崩塌,市場和體制內已不再高看甚至拒絕留學生

  留學生的路,好像正在越來越不划算。

  最近,《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選調和「優培計劃」招聘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公告》公布,有一個地方非常引人矚目:要求留學生本科必須在國內43所雙一流高校畢業。

  這是北京這一個風向標城市,培養體制內精英的時候,第一次明確要求外國留學生的本科必須是國內重點高校,而國外本科,不被接受。

  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留學這件事,再次被以特殊的方式,宣告了降價比的降低。

  事實上,面對時代巨變,留學早就不再是一個高性價比甚至慢慢都不再是一個有基本性價比的選擇。

  原因主要有兩個:留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性價比和體制內選材的供給範圍。

  先說就業性價比,簡單來說就是花的多,掙的少。

  以美國留學為例,2015年,去美國留學基本花費區間在15萬到30萬。而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麼便宜了。最典型的,就是20多所美國高校就集體漲價——麻省理工學院學費漲至61990美元/年(人民幣約45萬元),斯坦福大學漲至65127美元/年(人民幣約47萬元),耶魯大學漲至67250美元/年(人民幣約48萬元)。再加上同樣上漲的食宿費,一年的開銷至少約人民幣60萬元。

  

  據統計,美國私立大學學費在20年間上漲144%。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等多所學校即將邁入「10萬美金俱樂部」。

  留學對家庭開支有多大?2024年,中國意向留學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為45.4萬元,平均留學花費預算為52.8萬元,舉債上學成為常態。

  就這個花費,一般城市中產都有比較吃力,但是,花了這麼這麼多錢,回國工作就找到高薪崗位,掙回學費了嗎?

  越來越不可能。

  報告顯示,本科已工作留學生的平均期待工資和平均首份工資分別為10651元和7928元,相差約2700元。碩士已工作留學生的平均期待工資和首份工資分別為11763元和9526元,相差約2200元。

  理想很美好,現實更骨感。調查現實,有 46.5% 的企業 HR 認為,與疫情之前相比,留學生在國內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降低了。

  留學生行情走低已經是趨勢,在2017年,海歸應屆生首份工作的平均實際薪酬為7306元,不算太高。不過還是有26.3%的海歸畢業后在國內的首份工作月薪達到1萬元以上,較本土應屆生高出了2倍;有4.2%的留學生首份工作月薪突破2萬元,較國內本土應屆生高出了3倍。這個時候,可以說是留學生最後的餘暉。

  對比下現在的學費和工作收入,確實可能十幾年甚至二十年掙不回來。

  疫情后,海外留學生迴流趨勢更強。有統計顯示,2021年回國就業學生首次超過百萬,之後逐年增多。

  但需求上,就業蓄水池大換水。老三樣網際網路、房地產、教培全部熄火,行業降薪成為普遍現象。新三樣新能源、光伏、半導體高精尖人才需求居多,入局門檻提高。

  整體上,就業市場需求錯配,基本上只有三類人有飯吃:頂級高校的頂尖理科生、具有全局思維能力的戰略型文科人才,以及藍領缺口下的高級技工。

  反觀留學生,不排除確實有部分人名校畢業,有真才實學,但這部分留學生面臨的也是嚴酷的競爭。比如斯坦福大學博士上任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鄉鎮機關基層事務管理崗位的新聞,就是就業崗位太激烈,自己主動下沉進行錯位競爭的結果。

  而對於沒什麼水平,沒有什麼核心技能的留學生來說,結局只能是夠不著高精尖,寫不了大戰略,還不想干廠工。

  所以,直接結果就是留學生群體大降薪。相較於2022年,2023年有更多留學畢業生歸國就業的薪資預期是中等薪資水平,約8-12K、12-18K區間,而預期18-25K以及超過25K的比例均有明顯下降。

  而且,在平均工資的對比上,國內雙一流院校的畢業生已經比留學生要高出接近4萬元。背後的原因,也是因為近年來大量留學生選擇歸國工作,刷學歷的人員基數迅速擴大,稀釋了頂尖留學生的平均工資收入。

  留學生沒地方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體制內選材,已經不再高看留學生學歷一眼了。

  以前的留學生,優惠政策到處都是。先說落戶,上海規定,學校榜單排名0-50留學生直接落戶,排名51-100留學生半年落戶;國外高水平大學博士畢業生直接落戶;國外非高水平大學博士+半年1倍社保個稅。

  再看看就業,不同於國內應屆生之前往往一年的應屆生身份認可,國企給予了留學生2年就業期應屆身份認可。而且還有特殊照顧,比如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規定畢業於THE泰晤士排名前30的院校,可以免除初試,直接參加面試。

  但現在,留學生找工作變天了。最明顯的就是作為體制內精英預備隊的選調生。

  作為國家棟樑的選材庫,以前北京的規定,還能接受國外本科學歷的留學生參與選拔,但是現在,本科已經規定為必須是國內重點學校本科出身。

  不僅是選調生,普通公務員錄取留學生的比例,也不高。上海2023年的第一批公務員名單錄取1597人,只有30人有留學經歷,而且都是QS100的頂級大學,如果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可想象了。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20: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