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后,那些富麗堂皇的王府怎麼樣了?

京港台:2024-9-29 11:10| 來源:謝哈說娛樂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清朝滅亡后,那些富麗堂皇的王府怎麼樣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912年,清朝在辛亥革命的衝擊下,壽終正寢了。

  清朝在200多年時間裡,陸續修建了一大批王府。這些王府不管是建築規模、樣式,還是布局、裝潢,都嚴格按照禮制建築。可以說,當時京城裡除了紫禁城(故宮)之外,就是這一大批王府最為富麗堂皇、等級森嚴。住在王府里的人,自然是王公貴族。普通老百姓,別說走進王府,就連從王府邊上經過,都會受到王府護衛人員的呵斥和查詢。

  

  100多年過後,這些王府怎麼樣了?

  一、有的王府成為了景區。

  比如恭親王府。

  清朝最有名的王府,當然得是恭親王府了。這座王府位於京城西城區前海西街,是清朝規模最大、也如今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王府建築群,光是佔地面積達到了6萬多平方米,與被稱為「水立方」的國家游泳中心差不多大。

  

  恭親王府最初是清朝著名大臣和珅的府邸。和珅被嘉慶皇帝收拾后,這座府邸先後成為慶郡王永璘、恭親王奕訢的王府。和珅是清朝中期權傾朝野的人物,慶郡王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恭親王奕訢是晚清實權派,掌握實權長達20多年。由於恭親王府的幾代主人,都是清朝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因而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評論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清朝滅亡后,恭親王奕訢的後代坐吃山空,窮困潦倒,先後以8萬銀元和10萬銀元的價格,將恭親王府賣給西什庫教堂和北京輔仁大學。現在,恭親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面向遊客開放,門票價格是40元。

  

  另一個成為景區的王府是醇親王府。

  醇親王府有兩座。一座位於北京西城區太平湖東里,一座位於北京西城區后海北沿。

  太平湖東里的醇親王府曾經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明珠、成親王永瑆的府邸,后被慈禧太后賞賜給了醇親王奕譞,變成了醇親王府。清朝滅亡后,醇親王府先後成為學院、機關用地,現在位於中央音樂學院內部。

  

  后海北沿的醇親王府,是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被慈禧太后看上,成為同治皇帝的繼承人(光緒皇帝)后,醇親王奕譞搬出醇親王府,在後海北沿重新修建的一座王府。今天,這座新建的醇親王府花園部分對外開放,還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是20元。

  二、有的王府被有關部門單位佔用。

  比如肅親王府。

  肅親王府位於今天的東城區正義路東側正義路2號。它的第一代主人,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肅親王府嚴格按照《大清會典》的制度進行修建,分為東路、西路和中路。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侵入京城。法國人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將肅親王府作為法國使館所在地。在恭親王奕訢的據理力爭下,法國人將法國使館建造在純公府,讓肅王府逃過一劫。不過,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日軍還是將肅親王府佔為己有,作為日本使館。

  比如睿親王府。

  睿親王府共有兩處:一座位於東華門大街南側、南池子大街東側,一在石大人衚衕(今外交部街)。前者建於清朝初期,睿親王多爾袞進京之初,在東華門大街南側修建了這座王府。後者建於清朝中期,睿親王多爾袞死後被順治皇帝追奪王爵,王府也被廢除,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恢復了多爾袞的王爵,給他的後人在石大人衚衕新建了一座王府。

  

  清朝滅亡后,在東華門大街南側的睿親王府一度被軍隊或其他機構使用,如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度寺所在地;在石大人衚衕的睿親王府今天是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所在地。

  此外,位於西城區大木倉衚衕的鄭親王府今天是國家教育委員會所在地,位於東城區東四八條18號的孚王府今天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單位辦公場所,位於東城區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五號院是淳親王府今天為某單位使用。

        更多史海鉤沉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14: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