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就是腸癌晚期 發現以下任一癥狀務必就醫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紐約郵報9月26日報道 過去三十年來,年輕人的結腸癌發病率一直在穩步上升,而老年人的結腸癌發病率卻在下降。
圖:紐約郵報截圖
2019 年,55歲以下人群中發現的結腸癌病例高達20%,高於1995年的11%。
令人震驚的是,根據醫生預計,結腸癌今年將導致美國約53,000人死亡,這一年輕群體往往在疾病晚期才被診斷出來,這使得治療和治癒變得更加困難。
然而,年輕人應該注意六個明顯的跡象,專家建議,如果他們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癥狀,就應該去看醫生。
1、直腸出血
最近的研究表明,年輕人中最常見的結腸直腸癌警示信號是直腸出血,接近一半的確診患者都報告在廁紙或馬桶上發現血跡。
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胃腸道腫瘤學家Andrea Cercek博士告訴《Self》:「對於年輕的結腸癌患者來說,腫瘤通常位於結腸或直腸的末端。這些腫瘤的血液流動距離較短,因此呈現鮮紅色,而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較長的血液則看起來幾乎是黑色。」
儘管出血可能是結腸癌的癥狀,但直腸出血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炎症性腸病、肛裂和痔瘡。無論如何,這種出血都應該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評估和處理。
2. 便便形狀改變
佛羅里達州坦帕市莫菲特癌症中心的胃腸道腫瘤內科醫生Tiago Biachi博士表示:「通常,結腸或直腸中的腫瘤會導致排便習慣的改變,類似於管道堵塞。這可能表現為經常便秘、腹瀉或兩者兼而有之。有時,人們在排便後會感到『不盡』或發現自己的糞便形狀與以往不同(例如變得更窄)。」
耶魯癌症中心的結直腸項目聯合主任Michael Cecchini博士也認同這一點,他告訴《赫芬頓郵報》,結腸癌患者的糞便通常顯得異常稀薄。
「如果腫瘤位於結腸末端或覆蓋整個結腸,這種情況就會發生,導致糞便通過的部分變窄,」他解釋說。「這種現象出現時應該引起警惕。」
3. 腹痛或腹部絞痛
持續的腹痛,尤其是進餐時加重,可能是結腸直腸癌的潛在癥狀。然而,這種疼痛常常被誤認為是月經痙攣、腎結石、消化不良、胃灼熱、腸易激綜合征或尿路感染。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生呢?芝加哥大學醫學院胃腸道癌症風險與預防診所主任Sonia Kupfer博士告訴《Self》:「如果腹痛是新的,或者和你以前的感覺截然不同,那就是去看醫生的理由。」
4.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Tiago博士指出,結直腸腫瘤不僅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還會釋放激素,嚴重抑制食慾。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有15%的年輕人在確診前的四到六個月內報告了食慾減退。
那麼,減重多少需要引起關注呢?如果在六個月內不費力地減掉10磅或5%的體重,就應該尋求醫療建議。
許多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炎症性腸病、乳糜瀉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也可能導致體重減輕,因此無論原因如何,都應及時就醫。
5. 貧血
結直腸腫瘤的出血會隨著時間推移導致貧血,這是一種因身體缺乏足夠健康紅細胞而引起的疾病。
身體需要鐵來製造紅細胞,支持能量產生、免疫反應和認知功能。缺鐵的癥狀包括疲勞、手腳冰冷、脫髮、指甲脆弱、認知問題(如腦霧)、運動表現下降、呼吸急促、渴望吃垃圾食品、頭痛和睡眠障礙。
超過三分之一的50歲以下女性存在缺鐵問題。如果你處於月經期,貧血通常是因為月經量過多所致。但如果伴隨其他癥狀,就可能暗示結腸癌。
6. 極度疲勞
結腸癌像許多其他癌症一樣,會讓人感到極度疲憊;大約8%的年輕患者在確診前幾個月就開始出現疲勞癥狀。腫瘤產生的激素不僅會影響食慾,還會消耗能量,導致全身不適。
許多年輕的結腸直腸癌患者常常被誤診為痔瘡或腸易激綜合征等其他疾病。Andrea博士提醒,如果出現這些癥狀,患者應要求進一步評估。醫學專家一致認為,接受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和治療結腸直腸癌的關鍵。
通常,篩查從45歲開始,但有癥狀或家族史的人可能需要更早進行篩查。
「通過篩查或注意到這些癥狀,儘早發現癌症至關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在早期進行診斷,治療起來更有效、治癒率也更高,」Michael博士說。「每年我們都能治癒大多數患有這種癌症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