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敦促政府:對中國鎮壓維吾爾人采更強硬立場

京港台:2024-9-26 21:20|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 評論( 16 )  | 我來說幾句

美議員敦促政府:對中國鎮壓維吾爾人采更強硬立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在加大對拜登政府的壓力,要求加強對中國鎮壓維吾爾少數民族的立場,但兩黨採用了不同的策略。

  本周,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里奇·托雷斯給國家情報總監阿夫里爾·海恩斯發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指責政府未能提交一份有關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報告。

  周三,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共和黨主導的議案,試圖迫使拜登政府禁止與參與壓迫少數民族的中國官員接觸。

  美國政府於2021年宣布中國針對維吾爾人的行動是種族滅絕,並通過了《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對中國實施與侵犯人權有關的制裁。

  「但自從這些官方行動以來,情報界對中共鎮壓維吾爾穆斯林和種族滅絕運動的現狀一直保持沉默,」托雷斯說。「所以我對整個聯邦政府,尤其是情報界的驚人沉默深感不安。」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國家情報總監就中國侵犯維吾爾人的人權問題提交一份公開報告,該報告應於今年6月提交。周三接受採訪時,眾議院中國委員會成員托雷斯說,他起草了這項立法,是為了凸顯他所稱的中國政府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的種族滅絕運動。

  海恩斯的發言人承認收到了托雷斯的信,但拒絕置評。

  國會要求情報機構提交許多機密和非機密報告,而情報機構往往難以按時提交。

  拜登政府官員表示,他們認真對待中國對維吾爾人的壓迫,並不迴避對中國政府的批評。但托雷斯表示,他懷疑這份報告之所以被推遲,是因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

  「我們不能因為這是地緣政治上的權宜之計,或者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中國共產黨感到不舒服或觸犯其極度敏感性,就把問題簡單地掩蓋起來,」他說。

  保護維吾爾人是一項少有的得到國會兩黨支持的事業。眾議院兩黨多數通過了幾項議案,旨在促進維吾爾人的人權,並從剝削維吾爾族勞動力的公司中撤資。

  但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維吾爾人的困境已被捲入黨派政治,議員們就共和黨在眾議院提出的因中國政府侵犯人權而對其實施制裁的努力展開了爭論。

  儘管國會兩黨都關注維吾爾人的命運,但兩黨長期以來一直就如何以最佳方式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的問題上爭吵不休。共和黨領導人指責拜登政府對北京軟弱無力,民主黨人指責共和黨人試圖用焦土策略破壞外交。

  隨著競選季的到來,政治僵局已經升級。本月,眾議院共和黨人投票通過了一系列他們知道民主黨人會反對的對華法案,以此在爭奪激烈的眾議院控制權選舉之前展示國家安全問題方面的實力。

  周三通過的《制止中共法案》將對任何在制定限制香港自治、威脅台灣或侵犯包括維吾爾人在內的中國少數民族權利的政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中共成員實施制裁。制裁將凍結這些中國官員的資產,禁止他們前往美國,但參加聯合國會議、參與情報收集活動或獲得總統有限豁免的官員除外。

  眾議院周三以243票對174票通過了這項法案,其中33名民主黨人投下贊成票,除了兩名共和黨人之外,所有共和黨人都支持該法案。

  儘管該法案得到了民主黨的大力支持,但眾議院的民主黨領導人稱,法案中的懲罰措施過於寬泛,幾乎涵蓋了中國所有領導層。

  「這項法案將破壞與北京的高層外交,」外交事務委員會民主黨領袖、紐約州眾議員格雷戈里·米克斯周三表示。他說,這項立法「對維吾爾人、香港人和台灣人民沒有任何幫助,同時使得同中國接觸以促進美國的任何利益都變得極其困難」。

  托雷斯說,他也投票反對共和黨的行動,因為這會切斷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他認為這會適得其反。

  「世界上最危險的事實之一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缺乏溝通,」他說。「當缺乏溝通時,這意味著你離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爆發只差一次意外或一次誤判。」

  本周早些時候,白宮也發表了類似的批評,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項立法「可能會切斷我們兩國政府之間的任何溝通渠道」。

  共和黨人對這種描述感到不滿,認為該法案沒有明確禁止與中國領導人進行外交接觸。

  「法案中沒有任何內容說我們不能與他們對話,」密歇根州共和黨眾議員、該法案的起草者麗莎·麥克萊恩在聽證會上說。「法案中沒有任何內容說我們不能開展這種外交活動。」

  麥克萊恩還對拜登政府與中國接觸的外交努力表示不屑。「我希望文字能起作用,但它們沒起作用,根本沒有,」她說。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03: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