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只寫了1首詩 被無數人讀過 卻不知是她的

京港台:2024-9-13 22:31| 來源:特玩娛樂站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慈禧只寫了1首詩 被無數人讀過 卻不知是她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提到慈禧太后,許多人對她褒貶不一。這位掌控清朝長達四十七年的女性,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採取了一系列手段,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利益,簽訂了數不清的不平等條約,導致國家陷入內憂外患之中。

  然而,在這位鐵腕統治者的情感世界里,也有一些難得的溫情瞬間,儘管這些溫情並不多見。

  1876年,慈禧的母親迎來了六十大壽,慈禧計劃為母親舉辦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然而,就在她籌備之際,山東和河南等地爆發了民眾反對外國傳教士的事件,導致多座教堂被毀。面對西方列強的強烈抗議,慈禧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不見洋人代表,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外交危機;但若接見他們,則無法親自出席母親的壽宴。

  最終,慈禧選擇了以國家大局為重,決定接見外國使臣。當晚,她回憶起自己的過去,從一個普通的女子到皇室貴人,再到最終成為帝國的實際掌權者,這一路上,她的母親一直是她堅強的後盾。於是,慈禧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篇獻給母親:「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儘管慈禧未能親臨母親的壽宴,但她的這首詩卻傳達了深深的母子之情。這首詩雖然在文學上並不符合嚴格的七言絕句格式,但其情感真摯,很快便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尤其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是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成為了表達母愛偉大的經典之語。

  

  後來這首詩因其深厚的情感內涵和普遍的人文意義,被選入小學教材,用以教育孩子們理解和體會父母養育子女的不易,激勵青少年珍惜親情,勤奮學習,努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慈禧的這首詩雖然出自一位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之手,但其中所表達的母愛之情卻是跨越時空的共鳴,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和傳頌。

 

        更多史海鉤沉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9 0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