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清末重臣,如今子孫皆是億萬富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橫亘在晚清君臣面前。所謂善惡,均在一念思量。其間,或是有民族英雄留名青史,亦有晚節不保遭人非議……但毫無疑問,一位中興名臣的生前身後,引得後人百年的爭議。
論述此人,必然要談到前後前輩與後生才能看到在滿清官場下的宦海沉浮。當然,我們要談到乾隆嘉慶年間權傾朝野的和珅,和中堂。數十年呼風喚雨,博得天下追捧,滿腹經綸又為官有道,家財上億。不過等到嘉慶掌握實權后便迅速入獄抄家,為天下笑。
這似乎是本文主角的前身,而此主角便是李鴻章,時人尊稱為李中堂。如此複雜的人物,引得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為其作傳,稱讚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極其欽佩惋惜。
和中堂的前車之鑒在前,李鴻章就真的是以權謀私么?據坊間流傳,李鴻章去世前特地為子孫留下四千萬兩白銀,令人艷羨。不過據後生梁啟超的估計,李家通過經商積累家資千萬,兄弟族人亦積極開辦實業,資產著實不少。如此說來,李中堂確為千萬富翁了。
可相比於和中堂的皇權蔭蔽,李鴻章就顯得與眾不同。據《李鴻章傳》記載,多年以來的洋務運動中,西式招商局、電報局、煤礦、銀行等企業相繼開辦,多家典當行等傳統金融也多有涉足,並均有參股。尤其是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
在李鴻章的運籌下誕生了眾多近代工業。尤其惹人注目的是近代中國四大軍工企業中,江南製造局、蘇州機器局和金陵機器局便由李鴻章一手扶植。如此業績,堪為典範。
當然,最重要的近代企業要數民用工業:近代中國第一家民營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江西煤礦、廣濟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大批民用企業迅速創辦,涉及領域十分廣泛,開晚清新風氣之先。
自然,新式企業的創辦需要大筆資金注入和運轉,在朝廷的推動下,李氏家族亦從中獲利不少。可惜洋務終究只是紙糊的老虎,一觸即碎。李中堂的才智餘蔭後人:李家昶、李家景與李家曙這三個後生硬是白手起家,先從香港的棉紡織業入手,打拚出一片天地后又進軍新加坡,憑藉誠實本分的努力,同樣涉足眾多領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可兄弟三人都恪守祖宗遺訓,從不張揚誇耀,埋頭苦幹而終於有了巨大成就。
古往今來,只有這句話值得那些官宦浮沉的人謹記: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空被侵蝕浮名而已;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空被金錢奪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