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一場冒犯所有人的盛會

京港台:2024-7-29 02:41| 來源:冰川思享號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巴黎奧運會,一場冒犯所有人的盛會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巴黎奧運開幕式的最大創意,不在於展現的表演有多精彩,而是主打一個觀念差。它就是要不斷冒犯保守的、正確的、理所當然的,告訴你,世界還有一種這樣的存在。

  ——作者:侯虹斌

  這屆奧運會開幕式,被稱為最癲的一屆。

  開幕之前,巴黎罷工,基建沒搞好,塞納河太臟,提前進村的運動員被搶劫,沒有空調,整個組委會又奢侈又摳門,酒水可以隨便吃喝,睡的床墊卻差得要命……

  總之,完全符合我們對巴黎人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懶,「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罷工,冬天過聖誕」;一方面,又臟又亂又差。

  這次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出來后,原來的吐槽頓時啞火了。

  因為,比起開幕式巴黎表現出來的瘋癲、出格,什麼髒亂差,壓根就是小事一樁了。巴黎開幕式,把所有能犯的文化、政治、宗教禁忌都犯了。

  對中國人來說,這一屆奧運會很難評。就像榴槤一樣,喜歡的非常喜歡,連呼偉大;討厭的很憎惡,痛罵這啥破玩意兒。

  

  01

  巴黎奧運會開幕式都幹了些什麼?

  冒犯。

  不斷地冒犯。

  先來說性別平等上的。

  當女歌手在唱法國國歌《馬賽曲》的時候,10座雕像從塞納河中緩緩升起,她們都是法國歷史上各行各業作為巨大貢獻的女權主義者。

  專出拎出一章來歌頌女權,這對於許多視女權為洪水猛獸的國家,情何以堪。還有許多網友冷嘲熱諷,女人的地位本來已經太高了,為啥不做男性雕像來歌頌為男權作出貢獻的男人呢?

  無所不在的LGBT元素更是嚇壞不少人。

  法國是時裝之都,時裝秀上走秀的卻是各式各樣的變裝皇后,留著絡腮鬍子的穿著緊身胸衣一臉嫵媚,在桌上跳著火辣艷舞的,你以為是男人其實性別已是女人,或者正相反。我甚至不敢判斷性別。

  宗教上的冒犯,更尖銳。

  變裝皇后和LGBT們,一起COS了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基督教對於同性戀是不待見的,但他們模仿聖畫,用戲謔消解了神聖和嚴肅,用教條最討厭的東西去戲仿它。

  

  有一段致敬「新浪潮」的表演,模仿復刻電影《祖與占》的爭議細節,集合了一切倫理的禁忌。節目長達數分鐘時間,轉播被直接干到沉默了,不知說啥好。這是我們能看的嗎?

  後來看到,各國網友紛紛自嘲。不僅中國,我們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等國家的轉播,也沉默了,頂多說了一句「哦,我們沒有被邀請」。

  還有,冒犯皇室,冒犯歷史,冒犯政治。

  12年前的英國倫敦奧運會,英國女王被英俊的特工007親自接到了奧運會場,參加開幕式;而這一屆的法國巴黎奧運會,法國王后也以另一種形式參加奧運開幕式了:「斷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抱著自己的頭,在巴黎古監獄的窗口唱歌。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關在這個監獄。而她上斷頭台,標誌了革命勝利,法國人民獲得了自由。

  當火炬手穿越大劇院的時候,演員們正在排練《悲慘世界》,而戲劇的結束場景還原了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它描繪的是法國七月革命的場景。

  把革命、戰鬥、死亡、斷頭台等血腥內容,搬上「合家歡」的奧運會場,向全世界歌唱,這合適嗎?

  巴黎人回答:合適。

  他們認為,法國大革命,把皇室貴族送上斷頭台,這不僅是法國人的歷史與傳統,也是全世界的文明遺產,有何不可?

  02

  實際上,這次的奧運會開幕式,小毛病不斷。

  比如,一身銀色鎧甲的聖母貞德,騎著機械銀色戰馬,從塞納河上飛奔到會場,獻上奧運會旗時,中世紀與現代結合,多麼令人驚艷!

  結果,奧運會旗升上去,卻掛反了!

  在法國國歌《馬賽曲》聲中,10座為女權主義作出重大貢獻的女性雕像,在塞納河中緩緩升起,多麼激動人心!

  結果,只升起來9座,最有名的波伏瓦的雕像,卡住了,始終沒有升上來!

  誰不說巴黎奧運會是一個草台班子呢。

  據說,這次開幕式壓根沒有進行過一次完整的綵排;由於是第一次戶外進行的奧運開幕式,表演是分組進行的,必須配合上非常複雜的切播和錄製,各種粗糙出錯,節奏混亂。

  但是,整體效果一出來,這些小細節,大家不care,不緊張。錯就錯吧,大差不差就好。

  

  今年的巴黎和20年前的希臘雅典,開幕式都令人心潮澎湃,我們在裡面辯認出太多我們熟悉的符號,就像重溫了半部歷史。文化淵遠流長就是有這個好處,太得天獨厚了。

  比如法國,音樂、美術、時尚、文學、哲學、社會科學、時尚、流行文化,甚至政治革命,他們貢獻給給世界無數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作品、偉大的符號或品牌,隨便拈出一個,大家都屁顛屁顛地吹捧,就是這麼牛。

  有這麼厚的底子,他們當然可以很松馳,出點小毛病,根本不影響大局。何況,這些華麗的創意、非凡的想象力、無以倫比的審美,太多出人意表,很足夠了。

  03

  這裡,又回到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了:

  巴黎奧運會跟北京奧運會相比,誰更好?

  兩種極端的看法都有。一種認為極力抬北京開幕式,貶巴黎開幕式;另一種則相反。沒人能給出說服所有人的答案。

  其實,審美這種事,不需要一個非常明確的是與非呢。再土的東西都會有人喜歡,再時髦的貨反對的人也很多。

  這與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嚴肅緊張,是一種風格;松馳浪蕩,也是一種風格。

  中國在「卷」這條道路上已經奔向極致了,有集體精神,願意為了未來而放棄當下。整齊劃一,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成為這艘時代巨輪上的一顆鏍絲釘;這艘巨輪所呈現的物理尺度,是無比強大的,沛然莫之能御。

  而且,我們確實有可稱道的地方,不在於光電技術和計算機控制,而是根植於當時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真實提高,那是人們幸福感非常強的一個時代,這種宏大敘事是符合人民的本意的。

  

  北京奧運的開幕式,我是喜歡的,因為我就是「卷」的一員。

  但巴黎奧運的開幕式,我也非常喜歡,因為那是我嚮往而不可得的松馳與濃郁的文化。

  如果擬人化,那麼,北京就是一個奔忙一生、日卷夜卷的中國人,他們正襟危坐,恨不得門門考一百分,很煩像巴黎這樣的浪蕩藝術家,不是喝茶就是談戀愛,不幹正事。於是,我們譏笑巴黎的「臟、亂、差」,都是真的,可是,「浪蕩子」怎麼在乎呢?

  但是,「浪蕩子」偶而一出手,拿出的作品還很棒。這確實讓人心煩,覺得世間不公。

  當然,像巴黎這樣的「浪蕩子」,也會認為北京保守、偏執、滑稽、無趣。

  04

  重新說回巴黎開幕式上無所不在的LGBT元素。

  這個,確實走得太遠了。不僅是中國人,美國人以及其他西方人,也有很多不滿。而且,由於宗教觀念的存在,他們的厭惡和抵制只會比中國人更嚴重,情緒更激烈。

  但是,巴黎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很多年了,LGBT這個觀念在歐洲也行走多年了,人家只是表示他們的生活日常,就會把另一部分保守的人刺激得嗷嗷叫。

  不過,這不重要。自由就是這樣來的。

  

  僅僅幾十年前,美國的黑人是不允許跟白人坐一輛公交車的,美國大學的男女同校僅僅只有50多年,中國女人鬆開小腳,也僅僅是一百年前;直到現在,美國及許多國家的女性都沒有墮胎權……

  以上哪一項,在當時不是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人人喊打的?

  冒犯,才是進步的。

  巴黎奧運開幕式的最大創意,不在於展現的表演有多精彩,而是主打一個觀念差。它就是要不斷冒犯保守的、正確的、理所當然的,告訴你,世界還有一種這樣的存在。

  感謝這場盛會,時代在變化,一切都奔向更自由。

 

        更多體育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4: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