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都有!研究曝「失智」最大風險

京港台:2024-6-29 01:00| 來源:中時新聞網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一堆人都有!研究曝「失智」最大風險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台灣2022年曾有流行病學調查統計估算,失智症患者約30萬人,而且此後20年間每天平均新增48名患者。失智仍是無葯可醫的病症,經由防治手段降低患病風險極其關鍵。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研究表明,新血管疾病很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成為痴呆症的最大風險因子,針對心血管健康採取的行動很可能會是預防失智的一大助力。

  英國《獨立報》周四(27日)報道,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團隊分析全球1947年至2015年之間共計27篇與各地失智症患者的論文,根據這些論文的資料數據推算各個風險因素的致病風險。失智症發病通常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結合所致,包括高血壓、肥胖、糖尿病、教育程度偏低、吸煙行為。

  研究團隊發現,肥胖、糖尿病的發生率近年逐漸增加,對於失智症風險的影響也隨之上升;多年來,教育程度較低的情況、吸煙行為已逐漸減少,這一點與失智症發病率下降也有關。

  高血壓會對動脈、心臟造成過多壓力,可能導致中風、心臟病發作。大多數研究顯示,失智症最大的風險因子仍是高血壓,但近年來人們對於高血壓主動積極因應程度已見增加,這一點值得注意。UCL這項研究報告已發表於《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期刊。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UCL精神醫學部穆卡丹(Naaheed Mukadam)說,心血管危險因子導致失智症風險增加的程度可能大幅上升,失智症預防工作應該加強在這個層面著手。許多高收入國家教育水準多年來已明顯提高,引發失智的風險程度已沒那麼重大,歐美社會對於吸煙接受度持續下降,煙價也更貴了,吸煙行為已較為減少,這顯示對於群眾的干預有可能明顯影響危險因素髮生,各國政府應考慮從教育、限制吸煙等層面訂定計劃。

  一般大眾愈來愈關切可以改善的潛在致病風險因子。UCL官網指出,該校學者主導的研究顯示,理論上而言,消除這些風險因子可預防4成的失智症病例。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機構(Alzheimer's Research UK)專家瑞福德(Isolde Radford)說,已有證據顯示,對於心臟有好處的事物,對於大腦也有益處,UCL這項新研究成果強調了這一點有多種葯。控制高血壓、維持心臟健康,在失智症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這一點知道的人並不佔多數。只要保持飲食健康均衡、經常運動等好習慣,有助大眾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16: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