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議:年輕人不要躺平,要繼續卷

京港台:2024-6-26 21:33| 來源:胡思侃 | 評論( 11 )  | 我來說幾句

北大教授建議:年輕人不要躺平,要繼續卷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如果要評一個學界「熱搜之王」,北大教授姚洋絕對是有力人選。

  據新京報報道,北大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近日在一段視頻訪談中談到,「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他還表示,「卷的過程中,只要心態平和下來,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你會卷出樂趣來。」

  姚洋教授的這番言論,很快在網上引發爭議,直接把「北大教授建議年輕人不要躺平繼續卷」送上熱搜。

  網上的聲音對姚教授當然不會太友善,某媒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網友認為躺平不是問題,應該平常心面對一切。雖說樣本數量有限,說服力不太夠,但也整體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態度。

  

  姚洋教授的這番言論,其實一點也不新鮮了。我們在很多不同平台、不同場合,都聽過類似的觀點,真有點麻木了。這類觀點看似很有邏輯,實則經不起推敲——

  比如,姚教授說的「成功」,大概可以理解為有錢、社會地位高、或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是比較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這一標準,可能有人覺得身體健康、吃穿不愁就算成功了,也有人認為開心、精神上的富足就是成功。

  就算都按世俗標準來,真的只有卷才能成功嗎?或者說,只要卷就一定能成功嗎?

  有網友說,「專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很多專家本就生在羅馬。他們不知道年輕人為了擠進羅馬需要付出的代價,極少數人靠著卷進了羅馬城,更多的人把自己捲成了騾馬。」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的兩起熱點新聞。

  一是網傳寧德時代將推行896工作制。儘管寧德時代官方進行了「闢謠」,但媒體採訪企業內部員工的報道顯示,寧德時代確實口頭下發了「奮鬥100天」通知,也明確要求一定級別以上的員工實行896工作制,且無加班費。

  二是Manner咖啡店員與顧客連續衝突事件。一家Manner咖啡店只有一兩人,一天要做幾百杯咖啡,平均不到3分鐘一杯,將人效比控制到極致。

  

  可能很多人會說,寧德時代、Manner咖啡這麼卷,不幹不行么?既然這個地方卷得很痛苦,不妨換個輕鬆一點的地方繼續卷。

  當然可以,但有媒體披露,寧德時代很多員工入職要簽競業協議,違約會面臨高額賠償。如果還想在這個行業干,只能等待一年左右競業期過去,或者徹底轉行。而咖啡、奶茶賽道已經卷到極致,相較而言,Manner咖啡店員待遇,在業內已經算還不錯的了。

  所以,這才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痛苦所在,看似有選擇,實際上選擇空間很有限,付出和收益遠不成正比。大部分人只能默默忍受這種落差,也有像Manner咖啡店員這樣的,在某一天忍不了徹底爆發。

  兩起事件更讓人倍感無力的地方在於,寧德時代是我國新能源電池行業龍頭,Manner咖啡是品質咖啡後起之秀,打工人的苦容易被看到,而在無數看不見的小企業背後,潛藏著多少崩潰的打工人?

  在這種背景下,姚洋教授大談「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未免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當然,必須要承認,姚洋教授的觀點在特定時代、特定環境下,有它的合理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卷可以讓你在工作上得到升遷、經濟上獲得回報,它帶來的預期值是可見的。

  但如果卷看不到盡頭,你不知道卷到最後,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或者說,當你跳出一個很卷的坑,環顧四周才絕望地發現,其它的坑更卷,這時躺平也就成了一種理性的選擇。

  再說,年輕人選擇不卷,並不代表放棄人生。當上升通道越來越窄,世俗的成功很難抵達的時候,放平心態、轉向其他的生活方式也未嘗不可。不管躺平還是卷,只要能活出不一樣的、充實、自洽的人生,都是一種成功。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