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姜萍遭"造假"質疑,該停止捧殺"天才少女....

京港台:2024-6-18 19:06| 來源:極目新聞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媒體:姜萍遭"造假"質疑,該停止捧殺"天才少女....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7歲在讀中專女生薑萍闖入阿里全球數學競賽12強,連日來,這一極具熱血感和戲劇性的新聞,持續引發公眾關注。

  人們將欣賞和好奇的目光投向姜萍,用潮水般的讚歎給她戴上「天才少女」的桂冠。她所在的學校成為了網紅打卡點,家鄉一商場的戶外大屏掛上了她的巨幅宣傳照。短短几日內,她從一個平凡的小城女孩,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希望之星」,這當然會給她帶來巨大的自信和榮耀感,但同時也意味著排山倒海般的壓力。

  連日來,隨著事件不斷發酵,姜萍的熱度不斷攀升,網友們看待她的目光,從最初一致的讚歎、欣賞和愛護,變得越來越駁雜。

  

  姜萍在現場解答數學題(網路視頻截圖)

  不少人想盡辦法跟她扯上關係,嘴裡說的都是「支持和幫助」,但只有言語沒有行動;有些網友當起了「家長」,一邊強烈要求各大高校對姜萍「破格錄取」,一邊編造「香港中文大學伸出橄欖枝」的謠言,藉此發泄自己對教育,對社會的不滿;有人開始質疑她成績的真實性,稱她在新聞視頻中所寫的板書有誤,認為她和老師聯手「編故事」,雖並無確鑿實證,但只要事件夠熱,已足以引發爭論,掀起波瀾。

  喧囂之中,有多少人真正聆聽過姜萍的想法,又有多少人真的關心她的當下與未來呢?那些罔顧高招程序和規範,高呼不破格錄取姜萍就是思維守舊,耽誤人才的人,真的在乎她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嗎?那些看到她火了就蜂擁而上,通過無底線地吹捧和陰謀論的猜疑,試圖分一杯流量湯羹的人,又有沒有考慮過,被送上風口浪尖的她,不過是個正在備戰決賽的17歲女學生?

  

  姜萍在阿里全球數學競賽預賽中的排名截圖

  其實,姜萍目前的想法,她在最初接受媒體採訪時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學習服裝設計是她的plan A,探索數學世界是她的plan B,以後考大學她也優先想學服裝設計專業,也就是說,某些網友所說的,要她立刻特招進名校,潛心搞理論數學,像北大「韋神」一樣醉心學術研究,那只是別人的期待和寄望,並不是她本人的,不應該和「天才少女」的稱號一樣,成為公眾強行給她套上的「枷鎖」。

  

  姜萍在進行服裝設計的學習(網路視頻截圖)

  即便她並非「不世出」的天才,也一定是一個熱愛數學學習,勤奮努力鑽研的女孩,這已經值得我們去尊重,去鼓勵,去呵護。

  所謂尊重,就是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境、平和的態度去看待她取得的成績,去重視她內心真實的想法,不管她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走出什麼樣的道路,都應看到,她自己的人生只能由她自己做決定,旁人可以提出善意的建議,但實在沒有資格指指點點。

  所謂鼓勵,就是給她創造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有網友曾說,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競賽成績,與她選擇上職校,課業壓力相對較小有關,可以說,學校所給予的自由空間,好老師對她的幫助和引導,讓她身上天賦的火花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希望這個環境能夠保持下去,而且能變得更好,讓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探索真理,追逐夢想。

  所謂呵護,就是立刻停止那些「消費」「捧殺」的小動作,不要再去預設她決賽成績不好會挨多少罵,不要再將她和身邊人的一言一行炒得天翻地覆,動輒就和商業利益掛鉤,給她更多關懷和善意,更多包容和理解,讓她擁有發展興趣,張揚天賦的廣闊天空,揮灑青春,享受求知的積極心境。

  揠苗助長,其實就是傷根毀苗,姜萍走到這一步實在不易,別定義她,更別毀了她!與其針對姜萍個人掘地三尺,大加議論,我們更應討論的是,她的經歷打破了哪些陳舊腐朽的偏見,給現行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帶來了哪些啟示,如果她努力不被環境所影響的奮鬥經歷,能夠緩解大眾的教育焦慮症,讓大家看到每個人都有閃光點,讓更多「千里馬」能遇上伯樂,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更加均衡,少有的「天賦型選手」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和公共意義,才能更好地凸顯出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0:51

返回頂部